顯示具有 00366084 李瑀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0366084 李瑀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電子發票

課程: 論文研討

班級: 資工研一

日期: 100114

地點: AA701

講師: 財政部國稅局盧志山高級分析師

講題: 電子發票智慧好生活-雲端應用

報告: 李瑀祺00366084

今天的演講,盧高分析師提醒了我們,身為資訊出身的背景,不應該只在乎系統,共重要的是使用系統的對象。系統要能廣為大家使用,必須是主動、分眾、且全程服務的。如果系統是被動的,就不是在服務民眾,而是加重民眾負擔。例如使用者必須依照規定好的表格、表單,附上該有的說明文件,只要一項漏了,就無法通過,且全部重來。這樣至是僵化的規定就不是主動邀請使用者,而是變相造成使用者負擔;所以系統必須是主動,並牽起所有週邊,讓人民感到便利性,改變人民對這塊雲的思維與行為,邁向使用目的。 分眾用意在於使用習慣,有的人習慣用卡片,有的人習慣紙本,有的人喜歡透過QR碼等平台接觸;對獎也有分個人保留,捐給慈善團體,報帳用等。系統必須開發多元的管道,讓民眾使用這塊雲,達成使用普及的成效。 全程服務用意在於公開、清楚流向為何。當交易成功時,一筆資料及成為過去式,然而這也是證據。資料要用來報帳,也建構在雲上,使資訊公開化,避免逃漏稅、浮報;而捐贈也有正當性,使得不用耗費人力成本在紙本上核對,或擔心造假。 電子發票的原意就是不要多砍樹,再來是整併系統,達到節省人力成本的目標,最終是服務人民,讓這塊雲帶動發展,改變思維。

電子發票儲值卡出爐,結合電子紙可顯示金額

雖然轉型有過度期,但對社會環境是好的,期許電子發票能成功運作!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5203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 for 3DTV

課程: 論文研討

班級: 資工研一

日期: 1001028

地點: S516

講師: 清華大學資工系副系主任 賴尚宏教授

講題: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 for 3DTV

報告: 李瑀祺00366084

現今的3DTV還未普及,主因是觀賞時還需配戴stereoscopic眼鏡才能看,需要進一步要提升成auto stereoscopic裸眼方式,才能普遍接受。在分析圖像時,需要深度資訊,可由kinectred sensor提供,並對每個pixel的深度轉為depth map。如何修正視差dispairity,就在於用兩支攝影機模擬人的兩眼,並對圖區分成local資訊的SAD(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D(sum of square difference)global資訊的HBP(hierarchical belief propagation)下去做計算。

其中HBP利用homogeneous找鄰近區的資訊來決定能量。但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室外過於複雜,深度值準確度可能降低;及天空自成一片必須將深度設為無限大,才不至於錯誤。破碎的部分則是去猜遮蔽區利用structure from motion與時間軸,找出現過的資訊加以填補。

http://www.3d-forums.com/

Image Video Segmentation and Annotation by Social Media Analysis

課程: 論文研討

班級: 資工研一

日期: 1001014

地點: S516

講師: 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系朱威達教授

講題: Image Video Segmentation and Annotation by Social Media Analysis

報告: 李瑀祺00366084

使用影片找圖片,使用圖片找影片,原來出去旅遊的精采片段都可以分段成主題,把同個景點規在同一類,在旅程結束後整理才不至於無法回憶。但照相也有無法控制的時候,因此將雜亂、模糊、無結構的資料去除後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過程中使用global k-mean演算法揀選出適量的組別,再選出組中的keyframes。這個系統很特別的創造出Visual Word,類似牙牙學語實的字卡來幫助辨識,標明照片所屬主題。

接著是影片分段,使用SIFT特徵點來選keyframe,之後將之分成兩組globalvisual wordlocalfeature point代表,計算相關度除以keyframe得到精確度來衡量。

GoogleYahooFlickr等媒體搜尋平台,主要利用SIFT特徵點去判定圖片相符程度。另外Youtubeannotation tag也與visual word有異曲同工之妙。整體來說利用media correlation的關係去解決照片、影片的分段、以圖找圖,以代表文字找影片是其中的精神所在。

Feature Description and Retrieval for Human Motion Capture Data

課程: 論文研討

班級: 資工研一

日期: 100930

地點: S516

講師: 義守大學資工系系主任 杜維昌 教授

講題: Feature Description and Retrieval for Human Motion Capture Data

報告: 李瑀祺00366084

一開始就以阿凡達破題今天的運動捕捉,在電影方面應用廣泛的技術。而今日主題在是要對一影片分割不同動作,使用splitmergehybrid方法。Hybrid結合了Splitmerge主要是將影片top-down分段後做標記,在bottom-up回去找最長子片段。這些過程還牽涉到平面、空間等高維度問題,必須加上index予以識別,來做後續分段動作。準確度方面則運用similarity matrix去判斷,走路、跑步、等動作相似度高,才能準確分割出來。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課程:論文研討


班級:資工研一


日期:100年9月23日


演講者:韓欽銓教授


姓名:李瑀祺


學號:00366084


  這次的演講是人臉辨識,是個熱門又有點歷史的題目,其中韓教授提到做研究的歷程,也就是把別人的論文實作,再從中找出疑問,或產生想法;然後根據疑問去改善,或將想法進而實做。如此不斷地吸收論文,才能擁有強而有力的知識背景,有了知識做打底,再將以統整之後,就容易發現論文與論文間的關連,和他們想解決的問題、中心目標、如何優化等核心概念。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提出更佳的方法,並證明,達到研究的目的。我想這也是勉勵我們研究時應有的態度,要有耐心的讀懂論文,才能集思廣益。


  韓教授一開始就引導我們往簡單的方向,例如我們小學就會算的平面上兩點距離,到比較難的空間上距離,都還能理解,而推廣到高維度也是一樣的道理。在電腦的世界裡,能做加減乘除,也就是算點到點的距離,來表示他們的差異值。經過黃世育老師解釋後,才了解他的意思是若圖的pixel值能定義一點,假設有一圖兩個pixel能用二維表示,另一圖三pixel能用三維表示,那麼一圖npixel就能用n維表示;如此一來就能找到他們的線性組合,並移動補間圖與圖之間的變化型,那麼給一張圖就能從最短距離求得,故名最近特徵空間,而完成人臉變識。



  如此高維的計算結果相當出色,但時間上要跑兩三天,仍是實際應用時要克服的難題。之後是否有如此漂亮結果,又能縮短時間的方法呢? 研究之路還有好長一段要走吧。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

: 論文研討
: 資工研一
: 100 916
演講者 : 黃博惠院長
: 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
: 李瑀祺
: 00366084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碎形,所以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以為是萬花筒的變形或是用一些鏡射、扭曲,達到的效果,但經由院長一步一步的介紹,總算對碎形有點了解。

碎形,類似迴圈的概念,是一種自我相似的無窮結構,處理不規則又複雜的圖型,這些特殊的圖形,是歐幾里得幾何學無法說明的,例子如寇赫曲線,他並非一條真正的曲線,因為線的維度是1,但寇鶴曲線的維度是介於12之間,約1.2618 (D=log4/log3);康托集的維度0.6309 (D=log2/log3)介於點0與線1之間。

動機是想讓電腦自動判斷,讓醫療人員握有精確的參考依據,同時又能客觀提供數據。實作方面就由其紋理中的亮度、亂度來決定,經過四階段後取得數值並餵入分類器以適當策略(leave one out, k-fold cross-validation)去訓練、測試。得出的結果,可以用較少的紋理特徵,卻又辨識率高,相較於其他方法能贏得漂亮成績。

最後提問的部分,有解釋說成功95%的原因,在於分級的界線;另外還提到攝護腺癌使用碎形分析成效較好,但肝癌判斷有形狀主導,碎形並不適用。這場演講收穫良多,是研究與應用的結合,幫助我們在研究時,多多思考其應用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