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論文研討
班級: 資工研一
日期: 100年11月4日
地點: AA701
講師: 財政部國稅局盧志山高級分析師
講題: 電子發票智慧好生活-雲端應用
報告: 李瑀祺00366084
今天的演講,盧高分析師提醒了我們,身為資訊出身的背景,不應該只在乎系統,共重要的是使用系統的對象。系統要能廣為大家使用,必須是主動、分眾、且全程服務的。如果系統是被動的,就不是在服務民眾,而是加重民眾負擔。例如使用者必須依照規定好的表格、表單,附上該有的說明文件,只要一項漏了,就無法通過,且全部重來。這樣至是僵化的規定就不是主動邀請使用者,而是變相造成使用者負擔;所以系統必須是主動,並牽起所有週邊,讓人民感到便利性,改變人民對這塊雲的思維與行為,邁向使用目的。 分眾用意在於使用習慣,有的人習慣用卡片,有的人習慣紙本,有的人喜歡透過QR碼等平台接觸;對獎也有分個人保留,捐給慈善團體,報帳用等。系統必須開發多元的管道,讓民眾使用這塊雲,達成使用普及的成效。 全程服務用意在於公開、清楚流向為何。當交易成功時,一筆資料及成為過去式,然而這也是證據。資料要用來報帳,也建構在雲上,使資訊公開化,避免逃漏稅、浮報;而捐贈也有正當性,使得不用耗費人力成本在紙本上核對,或擔心造假。 電子發票的原意就是不要多砍樹,再來是整併系統,達到節省人力成本的目標,最終是服務人民,讓這塊雲帶動發展,改變思維。
電子發票儲值卡出爐,結合電子紙可顯示金額
雖然轉型有過度期,但對社會環境是好的,期許電子發票能成功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