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資工 論文研討
顯示具有
00366014 蔣昌叡_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0366014 蔣昌叡_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Windows 8體驗APP開發
課程: 論文研討(三)
日期: 2012/10/5
時間: 13:50 ~ 15:30
地點: S104
題目:
Windows 8體驗APP開發
講者: 微軟學生大使李瑀祺
心得: 蔣昌叡
這次演講主題是介紹
Win 8
,
win 8
是由微軟推出的新一代電腦作業系統,理論上應具有教人性化介面,也使得操作起來較為容易,但很遺憾的是這次
UI
的升級明顯是針對平板電腦作為訴求,在我看來對於傳統電腦根本是非常不人性化的介面。
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
課程
:
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 2012.09.21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講者
: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施國琛教授
主題:
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
心得
:
蔣昌叡
主要在介紹如何將影片中的物件做新增、刪除及隱藏等技術之修改。印象最深刻的是施教授將一段跑步的影像進行增快與減慢的修改,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將影片分為三層,且各別處理增快、減慢及正常這三項動作,之後再做合成。這次的演講令我大開眼界,原來很多電影特效是可以用
Video Forgery
方式做出,讓人有更身歷其境的感覺。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課程
:
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 2012/09/28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講者
:
國立政治大學
陳良弼教授
主題
: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心得
:
蔣昌叡
在本次的專題演講中,介紹了關於資料庫的觀念,其中
NoSQL
的觀念,她是非結構式的資料結構且跟
SQL
的語言不太一樣,透過大表格的存取方式以及分散式的概念,讓資料庫可以更彈性的運作,效率更高,而且因為分散式的架構,如果有伺服器當機了,也不會影響到大表格中的整體資料。
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2012/10/5
時間:
13:50 ~ 15:30
地點:
S104
講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陳俊良
教授
主題: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心得:蔣昌叡
這次的演講是關於物聯網以及其前瞻性的運用。物聯網是指將物品運用各種電子訊號傳送的技術如
RFID
、二維條碼或是嵌入式系統來達到
M to M
的溝通,這樣的好處是由機器直接與機器溝通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也可以減少因人為所造成的失誤。
在未來人手一機的隨身網路裝置會越來越普及,互聯網的運用會越來越廣,相關技術的發展也日趨成熟,以現階段的技術已經可以達成許多目標,但國內的市場太小廠商們都往國外發展。對國內互聯網的構築進度可能會稍微拖慢,算是比較可惜的事。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課程: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101.10.19
時間:
14:00PM~15:30PM
地點:
S104
主題: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講師:
詹方興
心得:蔣昌叡
演講介紹到自動光學檢測技術
AOI(Automatic Optic Inspection)
,指的是用光學儀器來做檢測,來解決人工檢測檢測不出的問題,例如
PCB
板上零件的焊接,這方面用人工檢測不但找不到問題的所在機率高,而且也是重複性質非常高的檢測,因此透過
AOI
來解決。
頻寬真相大公開
課程: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2012.10.26
時間:
14:00 ~ 15:30
地點:
S104
主題:
頻寬真相大公開
講者:吳雲鼎
心得:蔣昌叡
這次演講主題是家中使用網路最常碰到的問題
”
網路速度太慢
”
,許多人會有這問題是因為不了解電腦及自己正在使用的程式,導致許多時候發生的延遲問題都當成網路速度太慢來看待,這確實是大部分人犯的毛病之一,但許多時候卻也的確是因為電信業者線路問題導致速率太慢,而這又是因為一家獨大造成的不思進步所造成。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論文研討
(
三
)
日期:
101
年
12
月
7
日
時間:
14:00~15:30
地點:
S104
主題: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講者:簡志誠
心得:蔣昌叡
雲端運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運算方式,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共享資源或訊息給其它電腦或裝置使用;雲端發展在網路速度明顯提升的現在,已變成必然的發展趨勢,藉此可以更方便的在多個裝置間讀取我們的資料,不必再因為檔案是放在工作用的電腦或自家電腦還是手持裝置,而面臨經常找不到檔案放哪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將會有更多關於安全性的問題需要做考量。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