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0366146 林季謙_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0366146 林季謙_2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101127
時間:14:00~15:30
地點:S104
主題: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講者:簡志誠
作者:林季謙
這次一樣是請到中華電信的副總簡志誠先生來介紹雲端科技的發展,跟碩一時介紹的雲端科技感覺上變化不大,利用網路使用雲端上的服務,如:Google各項服務、Dropbox等。
           這次也介紹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雲端技術
1.       公開雲:是第三方提供一般公眾或大型產業集體使用的雲端基礎設施,擁有它的組織出售雲端服務,系統服務提供者藉由租借方式提供客戶有能力部署及使用雲端服務

2.       私有雲:將雲基礎設施與軟硬體資源建立在防火牆內,以供機構或企業內各部門共享數據中心內的資源。私有雲完全為特定組織而運作的雲端基礎設施,管理者可能是組織本身,也可能是第三方;位置可能在組織內部,也可能在組織外部。

3.       混和雲:由兩個或更多雲端系統組成雲端基礎設施,這些雲端系統包含了私有雲、社群雲、公用雲等。這些系統保有獨立性,但是藉由標準化或封閉式專屬技術相互結合,確保資料與應用程式的可攜性,例如在雲端系統之間進行負載平衡的雲爆技術。

以這三個種類來對於雲端服務的方式做介紹,接著介紹中華電信的HiCloud服務,讓我們了解中華電信在雲端上的服務與發展。

頻寬真相大公開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2012.10.26
時間:14:00 ~ 15:30
地點:S104
主題:頻寬真相大公開
講者:吳雲鼎
作者:林季謙

這是一場中華電信對於網路速度的演講,介紹一些因素如多台電腦、筆電沒插電、分享器太老舊等等來解釋網速不足的部分,但聽完演講之後,我覺得好像少了一點什麼。
不可否認的,中華電信在台灣可以說是網路事業的霸主,但對於台灣網路速度比日本、韓國、香港等較慢而且較貴的事情卻沒有多做說明跟解釋,只是單純的在為自己的網路速度辯解到使用者的身上,在加上剛好政府將網速問題怪罪到吃到飽方案的身上,這我感覺有些疑惑。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101.10.19
時間:14:00PM~15:30PM
地點:S104
主題: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講師:詹方興
作者:林季謙

這次演講請到宏瀨科技的詹方興來講自動光學檢測技術(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而AOI這個技術則是利用精密的光學儀器取得待測物的表面影像,再利用電腦進行影像處理來檢查是否有任何異狀或是瑕疵,由於傳統使用人眼檢查非常耗時,且會有疲勞等其他因素影響檢測的品質,而後透過AOI以機器視覺進行檢測,大大減低了因其他因素影響的檢測品質,因此應用在各種行業中,其中以工業製程最為常見。
也由於AOI是以精密的光學儀器取得待測物的表面影像,再利用電腦進行影像處理來檢查是否有任何異狀或是瑕疵,於是透過機器視覺達成非侵入式檢查,不需要接觸或破壞待測物,即可快速進行檢查,以提升效率。

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2012/10/5
時間:13:5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林季謙
講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陳俊良 教授
主題: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這次的主題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讓我有一些興趣,而台科大的陳俊良教授對於這一次的演講有做一些很前瞻性的分享,由於教授的專門領域是在無線網路應用方面,以及涉略了一些 IoTAndroidRFID 等領域,對於目前我論文的研究上有一些相關性,讓我還蠻開心的。
 IoT ( Internet of Things) 是將平常所會用到的物品進行網路化的計畫,如:電視、熱水器、瓦斯爐、冰箱等,透過網路來進行遠端控制,來打造一個雲端數位生活的感覺。
這個技術可分為三層:
1
、感知層:在實體物件上裝如 SensorReaderRFID 等感測器進行基本的監控或擷取資訊。
2
、網路層:透過如3GWIFIZigBee、藍牙 等網路來連結感知層與應用層。
3
、應用層:透過開發app便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種類的運用,想像空間大。
在感知層的介紹上,教授提出了在歐洲最流行的RFID,並且舉出了一個例子:一個人走進商店中選購商品,可以將商品直接放入口袋,選購完後便可以直接離開商店,因為每個商品上都有一個 RFID,在門口設有一個掃瞄器可直接計算該人身上所攜帶的商品應付金額,這樣一來可少排隊等候的時間,雖然在實施上或許有一些使用者習慣上的改變,或是道德的問題,不過真的蠻令人有想像空間的。
而物聯網的技術,會讓我聯想到目前討論的頗熱烈的數位家庭的構思,透過網路將家庭內的所有電器串連在一起,透過網路使用者能夠對這些電器進行搖控與管理,當家電壞掉可透過網路通知廠商進行維修等。
教授介紹了有關Android的開發技術與loT的介紹,並且介紹透過Android在物聯網系統中的使用與實際的應用,讓我們對於未來的生活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思考空間。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課程 :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2/09/28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林季謙
講者 : 國立政治大學 陳良弼教授
主題 :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這次的演講是與資料庫相關的主題,雖然自己本身有在寫網頁,有稍微觸碰到有關資料庫的東西,但是對於資料庫並沒有那麼深入的了解,而這一次的主題讓我稍微在了解一些現今資料庫的型態。

    這次演講主要提到幾種資料庫 : 關聯式、分散式、並聯式,以及一些比較特別的資料庫:NoSQL及雲端資料庫。

    NoSQL(Not only SQL) 是現今由於上網方便加上社交網路,造成網路資料大爆炸。自從關聯式資料庫出來後,很多人在架構資料庫時便一股腦的把資料往關聯式資料庫裡塞,造成關聯式資料庫內的資料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關聯,因此產生了NoSQL這一派理論,希望將這些單純卻肥胖的檔案回歸文本、Key-Value或圖形關係來儲存這些資料。
    這次演講也花了大半的時間在介紹雲端的資料庫,如:Google的各項服務、Facebook這類,只要登入帳號之後,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輕易且快速的得知我的個人資料還有檔案,由於自己也非常依賴這些功能,這次的介紹讓我也知道了一些有關雲端資料庫的功能。


在未來,雲端資料庫能夠實現多功能互動的重要技術(網路圖片)

    最後教授在介紹了分散式與並聯式的資料庫,並且介紹其差別,讓我對資料庫有了更新的認識。



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


課程 :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2.09.21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撰寫者 : 林季謙
講者 :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施國琛教授
主題: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

  今天論文研討,是由資傳系謝朝和老師所邀請的中央大學資工系施教授,演講主題是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主要是在作影像處理的主題,在演講過程中全部在圍繞著影像處理的部分。

  首先講到的是Image Inpainting,可以將照片中的閒雜人等或是不要的影像去除,並且自動生成出周遭的影像來填補被去除的部分,而教授說明,才知道原來這種演算法對於線條越明顯的圖片生成的效果會越好。



接著教授介紹一些去除雜物以及偵測邊緣等等的方法,並且應用到影片上,能夠將影片上的一個角色完全移除,在複雜的環境之下,成功的將影片中的主角-狗移除,雖然有時原本狗的地方會產生一些鬼影,教授也對這個鬼影做了詳細的介紹,在稍後也展示較新的成品,影片中鬼影的現象就減少很多了。
最後教授在展示了幾支影片,將人物從別的影片移植過來等,雖然有些許的不自然,不過上面的這些東西的確讓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