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01366544 陳昭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01366544 陳昭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圖片作業

論文名稱:以組織訊息處理觀點探討 軟體專案風險之降低與對抗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The role of the stud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in the education of a programmer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3/22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 一  陳恭教授兼系主任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陳恭教授來為我們介紹關於程式的重要性,說到寫程式,我開始回想起我大一接觸到程式時,起初,我對程式的感覺並沒有很好,而且寫程式又慢又經常有BUG。程式常一直有問題,肇因於我的想法太天馬行空,不然就是程式只能處理special case,這種情況在剛寫程式常常發生。為了要寫好程式,每天就是不斷的找出問題在哪裡,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有經驗的學長或網路上的知識。而寫程式要靠自己努力,自己程式的錯誤,若叫他人來幫你debug,會讓別人感到煩躁,因為每個人寫程式風格都不盡相同。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來努力,因此一定會花不少時間在寫程式上,這是不可避免的。


  我認為在大一、二的時候,一定要下功夫好好把程式寫好,可以利用題庫網站練習解題。一開始解題,很容易亂寫,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這時看看別人寫的code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模仿他人的coding style使自已學得更快。程式寫久了自然而然就會上手,如果半途而廢,程式能力一定不會進步,而且每次寫程式都會花很久的時間。我認為寫程式的過程是倒吃甘蔗,只要持之以恆就會越寫越順,所以將來要當工程師的可千萬不能逃避寫程式。在解題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怎麼學習,每當遇到問題,我會想辦法找出癥結點,而不是茫然地去翻書上網找答案或者略過它,我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會什麼。寫程式的結果只有YES或NO,程式不會是模稜兩可。套用在學習上,只要有任何疑問,一定要去質疑它,因為你懂90%,到最後可能因為那剩下10%不懂,而讓你看不清一些道理。因此,每天一定要多練習寫程式,不太會寫也沒關係,至少花5個小時完全投入解題,就可以把程式寫得正確、又快、又簡單。

Game for research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2/22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東華大學資工系 一  戴文凱教授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戴文凱教授來為我們介紹關於遊戲的觀念及重要性,起初在進大學之前,覺得設計遊戲好像不會很難的樣子,直到進大學資工系開始上關於多媒體的課程後,深深感受到原來設計遊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聽完這次演講後更是如此。設計遊戲其實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複雜性可以跟製作一套系統比較,遊戲有分很多方面,邏輯、介面 (包含繪圖)、美工、劇本和基礎設定 (人物等等)。設計遊戲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有很多地方都要好好思考,像是決定遊戲類型及劇情走向、設定遊戲背景基礎架構、遊戲進行方式及內容設定、以及人物設定等等,因此我很佩服遊戲工程師能夠做出各式各樣的遊戲。

  經過這次的演講後,一個好的遊戲要做得非常吸引人玩且有興趣是很不容易的事,如果要設計遊戲也必須從寫程式中下手,這是無法避免的,為了設計遊戲,必須要尋找一個適合自己能理解的程式語言 或 遊戲製作軟體來著手實踐,例如從 C/C++、Visual Basic 到 Flash 用的 Action Script 程式語言 還是 RPG 遊戲製作大師之類的軟體。每個程式語言跟製作軟體都有他的一種特性跟特色在,也分別用在各種不同領域上。但程式語言並不是設計一個遊戲很主要的部份,例如設計遊戲是在建立一棟房子,事先的規劃是要告訴你自己房子要怎麼蓋,蓋完後還要處理什麼、要怎麼裝潢房子的一個藍圖,程式語言則是蓋房子過程所需要的材料,例如:木板、水泥、鋼材等等。遊戲製作方面的基礎經驗會直接影響到蓋房子打地基、該怎麼蓋才比較對。設計的好不好玩則直接影響到你的房客在你蓋的房子裡住不住得舒服。當然接下來,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人物要怎麼邊跳躍邊移動,放魔法的特效要怎麼做,還是如何在讓一個畫面可以放好幾千個東西,這些都是製作遊戲過程所必經的。

  總而言之,設計遊戲就要花費龐大的人力及時間,雖然設計遊戲給人玩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還可以和別人分享自己製作的遊戲,但同時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此我對全國的遊戲工程師表示敬佩。也同時感謝遊戲工程師做出好完又吸引遊戲來分享給大家玩。

從個人資料保護法談個資保護與資安防護實務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4/12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者 : 威播科技公司首席顧問 一 陳鴻彬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威播科技公司首席顧問陳鴻彬來為我們講解關於網路安全與個人資料保護法(簡稱個資法)的事情,首先來介紹網路安全自從有了網路世界後,網路安全已變成熱門的話題,對於個人電腦遭到駭客侵入而言,不僅會損失一些資料或檔案,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日後要使用此資料或檔案的不便。當然如果是企業或公司的電腦遭到入侵,那更是一筆非常巨額的損失,沒多久這家公司就會關門大吉了,因此網路安全的防範就顯得非常重要。以下是關於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網路安全的防護措施
  • 網路使用帳號,應由權責部門統籌管理設定
  • 網路密碼必須定期更換,且不得洩露他人,並於人員異動及職務變更時,註銷帳號或調整其使用權限
  • 下載資料或程式必須先確認無病毒感染後,再行下載。
  • 連線設備應使用防毒及合法版權軟體,嚴禁更動原系統設定
  • 為防範電腦遭到非法侵入,應該要設置防火牆(FireWall)
  • 設定警示訊號,隨時提醒系統管理或使用人員處理突發狀況

  再來是個資法,立法目的為規範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個資法的核心是為了避免人格權受侵害,並促進個人資料合理利用。而所謂的個人資料,根據個資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一項:「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其中,個資法特別把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等資料歸納於特種資料範圍內,明令此類資料除非特殊情形,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如下圖)。

圖片來源:個資法


  個資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覺得這對我們很有幫助,新版個資法與舊版個資法,案例和法律觀點的結合,讓我們更清楚也更容易了解個資法的內容。個資法對我們一般老百姓有更大的保障,因為通常會洩漏個資的都是大企業或是大醫院,相信個資法上路後,應該可以減少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這類情況發生,像是新版個資法其中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企業必須要主動舉證,而在舊版個資法裡,受害民眾必須要明確舉證說明,企業對受害者的個資故意洩漏,受害者必須要負起較多舉證的責任,對於修改過後的個資法,我相信民眾對資訊安全有更大的信心。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上之應用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3/29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嘉義大學理工學院長  一  柯建全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嘉義大學理工學院長的柯建全來為我們講解關於醫療影像處理的事情,醫療影像處理的目的在於了解資訊科技對放射線領域所帶來的影響,並運用放射線來診斷病治療疾病。從早期的X光、伽馬射線,到近幾十年來逐漸興起的磁共振、超音波、螢光血管顯影術、光聲成像、熱影像、正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PET/CT)、單一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SPET/CT)…..等多種成像技術的問世,醫療影像應用在協助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過程已經日趨普遍。

  所謂的影像是指「描述某個實體或物理系統在空間上某項特性的分布圖」,而透過對於能量穿透、反射與化學物質排放出人體/特定部位的測量與記錄,並再藉由儀器的協助將其具像化,人們也就能得到其所需的醫療影像。以X光片為例,其記錄的是人體各組織對X光吸收狀況,而超音聲掃描是指聲波打到人體組織後所反射的時間差。這些資料經過成像處理,再由醫師進行解讀,我們就能確實掌握人們體內狀況,以提高診斷的正確性,增加治療成功機率。



                                                            X-ray
                    
  改善醫療影像的品質則是非常重要的議題,由於其好壞往往關係到診斷準確性及治療效果,如何加以改進也成為工程人員研發的重點。專家建議,可以先透過成像模式背後本身的運作原理,或是由取像/成像的技術角度來進行改良。以血液流動狀況偵測為例,常見的影像品質不良狀況是因為反射訊號太微弱,以至於儀器無法測量到相關的訊號。這時我們可以在血液中增加一些雜質,或打極微小的氣泡,提高其反射率來改善。如果效果還是不佳,則可再考慮採用影像處理、交叉比對/過濾...等方式,讓所有的訊息能夠更加顯著。

  隨著資訊處理技術的進步,現在有大量的醫療影像均已被數位化,如果能夠再與網路或其他醫療應用系統相結合,將能大幅度地提高醫療影像的使用效率及效能,並且增加其所能產生的附加價值。經過這次的演講後,了解到醫療影像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藉由這強大的醫療應用醫治身體不適的人,在此也非常感謝全台灣的醫療人員,如果沒有這些醫療人員,我看台灣大概也只剩幾百萬人了吧!!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論文研討期末報告
作者:鄭景仁、張哲源、陳昭安
題目:Wireless Sensor Network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2/7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者 : 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副總經理 一 簡志誠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副總經理的簡志誠來為我們講解關於雲端的事情,首先來介紹雲端運算,雲端運算,乍聽之下會讓人誤以為是新技術,其實雲端運算並不算是個技術,它只是一個概念,而再由這些概念進而衍生出技術。

  在現代工商發達已全面e化的網路社會當中,網路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資源。它是人們獲取資訊的一項管道,雖然傳統的傳播媒介已深植人心了,但對於現代的e化社會當中,網路還是一項人們不可缺少的重要傳播資訊管道,由此可見網路的重要性是多麼的強大!

  而因為網路對於現代的人們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才會衍生出「雲端運算」的這種概念。由原本的概念進而衍生成為技術。而雲端運算是泛指網路,所以相對的來說,雲端運算在現代的社會當中是多麼的重要了。

  雖然網路對於現代的人們是不可或缺的,是如此方便的,但還是會有人們所擔心的問題存在。人們最在意的是網路必須要能包含安全性、效能、機動性和可靠度。縱使網路再如此的方便,假如沒有這四種的話,那人們就還是不能對網路有所信賴了。由此可見這四種對於人們對網路的信賴是如此的重要!

  雲端運算也就是泛指網路的一種。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人們對於網路的需要已成為了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了,它的存在已成為人們對於它的一種依賴性。雖然網路對於人們是如此的重要,但人們對於網路還是會有所擔心的地方,所以要如何的讓網路成為人們可以安心使用的資源已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了。有不好的地方,還是要把它給剔除。畢竟網路對於現代的人們,緊密的程度就如同在一片的荒漠之中,所需要的那片綠洲一樣了,不是嗎?

以下簡短的影片可以清楚說明雲端運算的非凡之處及強大!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26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 - 吳雲鼎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的吳雲鼎來為我們講解關於網路的事情,但這次演講和上次柯智凱所演講的"飆網速度大解密"的內容大同小異。不過聽了將近2小時的演講後,覺得和上次沒甚麼兩樣,主要是講為什麼網路速度慢,只是比較深入的講解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以及網路測速影響要因,可是有聽沒有懂,不知道是因為太複雜還是專有名詞太多沒有做解釋。

  其實網路慢並非中華電信的錯,除了我之前心得上講到的太多電腦共用網路、周邊設備效能不佳、電腦系統太舊.....等等之外,還有原因是因為願意佈建光纖網路和銅線電纜的只有中華電信一家。其相關報導可以參考以下網址,另外寬頻上網的真相也可以參考以下的圖。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84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2877416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25/91798.htm


圖片來源:吳雲鼎演講的投影片裡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19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詹方興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宏瀨科技的詹方興來為我們講解關於自動光學檢測的技術以及他的職場經驗分享,首先介紹自動光學檢測(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它是一個能自動提供控制信號的影像分析器,經由影像偵測器,從目的物擷取原始影像,再將取得的影像資料藉由電腦內所設計的演算法則軟體來計算處理與特性分析,最後再將取得的運算結果,以數位或類比方式輸出,提供生產者做品質的決策判斷。因此,隨著高科技快速的發展以及奈米科技的創新,高科技產業對新量測與檢測設備的高度需求有增無減。


  自動光學檢測儀產品主要適用於PCBA(印刷電路板組裝)領域內SMT(表面貼裝技術)制程及THT(通孔插件技術)制程中,各種外觀缺陷的高速精確檢測、統計和分析,有利於提高產能、提升品質、改善制程,從而能夠為客戶創造潛在的價值增長。因此,具有以下的技術優勢:

  1. 獨創的DISP(動態圖幅無縫拼接)技術
  2. 全新的整板圖像全記憶體存儲模式
  3. 高速的全板圖像範本匹配檢測演算法
  4. 直觀、簡易、靈活、全面的編程方式
  5. 完善的SPC(統計制程式控制制)系統
  6. 高密度、高亮度、多角度的LED照明系統
  7. 高解析度采色數位式圖像處理系統
  8. 高精度、高速機械傳動系統



線上型-自動光學檢驗儀器

桌上型-自動光學檢驗儀器



  製程設備產業趨勢走俏,2012年將是AMOLED產業群雄並起的一年,TFT-LCD 面板朝尺寸大型化發展,檢測及量測設備,也都朝向inline智能化的改變趨勢,製程設備必須提高自身的穩定性、速度、生產效率;業者為了提升製程良率、強化競爭力,對於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的需求更將有增無減。台灣的製程設備業者在多年努力之下,不僅服務快、生產彈性高、具競爭性的訂價,而且設備的功能、品質能與國外機種相抗衡,可望在兩岸市場、甚至全球市場,大有斬獲、發光發亮。


圖片來源:http://www.schmidtek.com.tw/?%E8%87%AA%E5%8B%95%E5%85%89%E5%AD%B8%E6%AA%A2%E6%9F%A5%E5%84%80(aoi),86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飆網速度大解密 & Windows 8體驗 x APP開發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12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柯智凱、李瑀祺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柯智凱以及李瑀祺介紹關於網路速度和Windiw 8開發的東西,首先一開始很快的介紹關於網域&網址的基本概念。再來是由柯智凱為我們介紹關於網路速度的常見問題,常常會有民眾抱怨說中華電信的網路很LAG、容易斷線、網路修不好,正所謂三寶:[LAG、斷線、修不好]。其造成網路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太多電腦共用網路、周邊設備效能不佳、電腦系統太舊.....等等,如果遇到網路慢的時候可以利用"軟硬檢試"這四個步驟來改善。近年來許多人抱怨看YouTube看不快,主要是因為中華電信沒有直連台灣Google機房,而是用跨海電纜繞了一大圈到Youtube本部去,速度當然就會比較慢。其解決方法如下:增加Youtube的影片讀取速度 (僅對Window 7用戶有效)

  接下來是李瑀祺為我們介紹Window 8,Window 8 之於微軟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不僅能應用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項終端裝置上,介面操作概念更是跟過去完全不同。它的系統特色具有操作路徑固定,桌面上動態磚會不斷更新,系統設計、顯示字樣設計多由微軟決定,但使用者可自訂動態磚顯示內容。現行微軟系統中,系統桌面統一使用圖示 (icons)進行操作,也就是說,使用者只要點選桌面上的捷徑連結圖案,即可快速進入程式;然而,未來的Window 8將一改過去風格,改用區塊構成,桌面上不再是一個一個的小圖示,而是一個一個的大區塊,而且,資訊自動更新後,會立即顯示於螢幕,不像現在大多數的應用軟體必須點選更新後,才能看到資訊。



  在Window 8開好機之後第一個看到的畫面就是這個全新設計的開始介面,在Window 8中,微軟大膽的拿掉了過去跟著Window許久的開始功能表,轉而給使用者一種全新的體驗,把開始功能表整個攤平在全新的介面中,除了美觀而且可以容易接收最新資訊之外,也保有了簡單好用的操作方式。

  未來,Window 8推出市場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能否帶起換機潮,或是一推出即一敗塗地,這都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Window 8即將在10月26日全面問世,能贏得市場青睞,還是從此喪失民心、市占率節節敗陣,10月底見真章!!!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5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陳俊良教授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陳俊良教授來為我們介紹關於物聯網的概念及重要性,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物聯網這個詞彙,在陳俊良教授介紹物聯網之後才了解到原來物聯網一直跟我們的生活岌岌相關啊!!物聯網可以說是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射頻識別(RFID)、二維碼、感測器等等,經過介面與無線網路相連後,從而給物體賦予「智慧」,可以實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溝通和對話,也可以實現人與物體之間的溝通和對話,這種將物體聯接起來的網路被稱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


  物聯網的整體架構,包括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3個層次。感知層負責產品間的辨識工作,網路層則是負責產品資訊的交換、溝通工作,而應用層則是生活中的各項網路化、智慧化服務項目。感知層主要以各種產品感應技術為主,包括目前各種普遍應用的RFIF標籤/讀寫器、條碼和條碼識讀器,及攝影鏡頭、生物感測器(指紋/虹膜/臉型/聲紋…);以及發展中的傳感器網路/感測器閘道等電子元件產業為主。在網路層的部分,則是通訊/網路服務業者所提供的2G、3G、4G無線網路、及xDSL、CABLE網路等服務,及各類網路平台、管理軟體、系統設備、整合系統、各式終端設備(網路設備、個人電腦、汽車電子、數位家電、通訊器材…等),負責物聯網營運的訊息中心和管理中心。
應用層則是從家庭及個人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至於工業、農業、醫療、學習及企業/政府治理所需的環境監控、交通管理、資源管理等等,能想到的項目或是還沒想到的應用,都能與物聯網產生關係。透過下面的圖我們能了解到這三個層次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中國移動總裁曾王建宙曾經提出的,「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慧處理」的數位生活境界。

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資訊。

可靠傳遞:通過電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的資訊即時準確地傳遞出去。

智慧處理:利用雲端運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海量的資料和訊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體實施各種智慧化的控制。


  在上面介紹過三個層次,其中感知層的硬件部分,以幾樣設備為主要的代表,如 RFID 標籤及 RFID 讀寫器、感測器及感測器閘道如ZigBee、一二維條碼及識讀器、物件的定位系統應用;這其中涵蓋很多專業知識與技巧,譬如有感測器的資料採集、ZigBee 的發射與接收及ZigBee 如何組網的網路通訊實驗、中高頻 RFID的讀寫實驗及利用RFID 結合ZigBee 的物件定位實驗及這幾種結合PC 軟體或是ARM 嵌入式軟體,相互之間的交替控制實驗,以達到「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慧處理」。透過下面的圖可知道物聯網功能及技術的重要性。



  在聽完陳俊良教授的演講後,才了解到物聯網的強大,其實它早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最常見的除了手機、醫療....等等之外,最常見的就是應用RFID的悠遊卡了。利用物聯網讓物體擁有可以讓物體間進行簡單的邏輯判斷的「智慧」,讓設備和設備之間自行溝通,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經過教授演講種種的舉例讓我對物聯網有更深的了解,尤其可以在加上RFID的部分,讓物品變得多一點"智慧",例如感測溫度、濕度、標記地點等等透過物聯網,許多的事情都可以變的自動化,未來的生活也能更加方便。以下的圖是悠遊卡裡的RFID晶片。如果有興趣要拆開的可以透過下面的網址來試試看(取出RFID晶片的方法)






圖片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09/28
時間 : 13:5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陳昭安
講者 : 國立政治大學 陳良弼教授  


    這次的演講是李御璽邀請到鼎鼎大名的陳良弼教授,他精通資料探勘、資料庫的知識,在這次演講也講了很多關於資料探勘以及資料庫的介紹及觀念,一開始演講者先從關聯式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s)開始介紹,關聯式資料庫是建立在關聯模型基礎上的資料庫,藉助於集合代數等數學概念和方法來處理資料庫中的資料,同時也介紹到SQL語言,他是關聯式資料庫的標準查詢語言,目前大多數的關聯式資料庫都可以透過SQL進行查詢、管理。再來分散式資料庫(Distributed Databases),它是用電腦網路將物理上分散的多個資料庫單元連線起來組成的一個邏輯上統一的資料庫。平行式資料庫(Parallel databases)是由二台主機同時操控同一個資料庫,因此提高資料庫整體的效能,增加使用者資料的傳輸及運作,以避免資料庫塞車的問題,同時可避免如有主機損壞而導致資料庫無法使用的困境,因為平行式的使用當一台主機損毀,另一台可擔負資料庫正常運作的功能。 

  最後是雲端資料庫(Cloud Databases),雲端資料庫自然不用說了,它就是在雲端電腦上執行資料庫,但它是在這場演講中最重要的課題。NoSQL也被稱為Not Only SQL,是對不同於傳統的關聯式資料庫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統稱。和SQL存在許多顯著的不同點,其中最重要的是NoSQL不使用SQL作為查詢語言。NoSQL在出來之前就已經出現很多種非關聯式資料庫,以下介紹4種比較受到關注的NoSQL資料庫,分別是Key-Value資料庫,記憶體資料庫(In-memory Database)、圖學資料庫(Graph Database)以及文件資料庫(Document Database)。  


                                                              圖片來源

  隨著資料庫技術的日趨成熟,資料庫技術也迅速且不斷的發展與改變,相信在專業學者的幫助下,雲端資料庫能夠更進一步的發展。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

課程 :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09.21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 陳昭安
講者 : 國立中央大學資工系 施國琛教授 

聽完施國琛教授演講Video Forgery and Motion Editing裡的內容之後,我了解到原來影片也是可以造假的,以前只知道照片可以合成造假,現在連影片也可以合成造假。看完教授放的一些影片後,才知道說影片裡不管是背景還是圖片你都可以竄改及合成,像是讓某個圖片消失或加進去;也可以讓動態的圖變快及變慢,像是讓某個人事物變快或變慢。甚至連人都可以變成像鬼影的,讓我覺得原來網路上很多鬼的影片都是有可能竄改過的還可以對不宜觀看的地方打上馬賽克。

不過要做竄改的動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你不僅要讓圖片消失或加進去,你還得要和原來的背景一樣,不然就會看出一些不和諧感,所以要很細膩的竄改才不會看出怪怪的地方。在聽完教授的講解後,讓我學到了關於影片造假及修改的相關知識。


這是關於編輯影片的教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CdZ8vcr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