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Mobile_Application_Software_Engineering_Challenges_and_Research_Directions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The Role of the Stud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in the Education of Programmers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3.22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 : 政大資科系 陳恭 教授
程式語言有高階語言和低階語言,高階語言是最接近人類語言的,可以直接從程式碼看出程式設計師所要表達的,例如:C++ 或 JAVA;而低階語言是給電腦看的,好處是程式碼不須編譯就可以直接執行。
雖然現在有很多種程式碼,但是寫法其實大同小異。所以我覺得身為程式設計師,必須先專研於一種語言,搞懂弄熟以後,之後要轉攻其他語言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因為所有種類的程式語言寫法雖然都不同,但是程式語言的架構其實都是相同的。而程式設計師寫程式也不能隨便寫寫,程式碼內容關係到之後的程式維護。若是程式碼內容亂七八糟,那就會拖累了程式維護人員,但若是程式碼內容乾淨明瞭,程式維護人員在維護的時候就可以輕鬆很多。
寫程式不難,難的是其他該注意的細節。
智慧型視訊監控的研究現況與展望
課程:論文研討(二)
日期:2013/03/01
時間:14:0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訊產碩一 劉佳蓓
演講者:輔仁大學電子系 王元凱 教授
傳統的數位監控系統,往往具有以下五大不足之處。
1. 安控人員需要長時間注視監控畫面,時時刻刻注意所監控的場域,其注意力經由一段時間後必定減弱甚或消失
2. 許多監控軟體為了節省記憶空間而只記錄動態物體,而無法真正針對需求進行更進一步的安全管理,如遺失/遺留物品或計數功能
3. 針對之前的畫面搜尋不易,而耗費許多心力進行進一步搜尋;
4. 受限於固定的視角及影像壓縮等的限制,對於監控畫面中的移動物體,往往無法清楚地擷取,而呈現模糊不清或影像過小的現象
5. 監控工具因暴露在外,常受到環境影響或人為干擾,任何遮蔽物所引起的問題都將讓監控功能無法完整發揮。
而智慧型視訊監控系統改善了傳統的數位監控系統不足的地方
例如圖中畫跟花瓶被紅框框住,是在監控紅框區內的物品是否還在,是偵測物品否遺失功能
而這張圖是誇線偵測警示。
若跨越了紅線,系統會警告安全監控人員,有助於管理社區
影片中限制了區域,並鎖定區域內的人,若區域內的人物或物品消失,系統就會發出警告
智慧型視訊監控系統相對於傳統的數位監控系統真的減少花費許多人力成本,不需要再有人在監視器前面盯著。
但是雖然可以即時監控狀況,但是當狀況發生時,是不是真的可以即時的處理呢?影片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IGocEzgU12o
圖片來源:http://www.penpower.com.tw/product.asp?sn=29
網路安全與個資法
課程 :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4.12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 : 陳鴻彬 顧問
在網路上,常常看到有什麼事情發生以後,做錯事的人就會被「廣為流傳」,無所遁形,甚至連他的基本資料都會曝光。但是新的個資法實施後,這樣的動作已經犯法了!在使用個人資料時,都必須取得本人的同意。
其實個資法一直都存在,只是現在網路科技發達,社交網站流行,大家都會把自己的個人資料公佈在上面,使得從網路上取得個人資料變得更容易。所以政府才修法把個資法設定的更加嚴謹,以保護大家的個人基本資料。
下面這個影片連結是個人資料把護法宣導說明會所表演的短劇
只要不隨便留下自己的基本資料,若一定要留下資料,要在旁邊註明是作什麼用途的,不得將該資料拿去做其他用途,這樣就可以保護好自己的資料,不會輕易的就被盜用。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預後之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二)
講師:嘉義大學資工系 柯建全教授
日期:102.03.01
時間:14:00PM~15:30PM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是一種逆問題的推論演算,即成因(活體組織的特性)是經由結果(觀測影像信號)反推而來。除了X射線外,還有很多種程項技術,如磁共振、超音波…等等。利用這些方法不但可以減少病人的不舒服,還是可以得到醫生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無法用插入影片的方式,所以我只好放上連結。
我在 youtube 也找到了與醫療影像處理技術相關的影片,影片中的發明是提供一種影像辨識方法及影像辨識系統,尤其是一種影像自動辨識、分析、量測方法與系統,可應用於胎兒超音波影像。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2012.12.7
時間:13:5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訊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副總經理 簡志誠
日期:2012.12.7
時間:13:5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訊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副總經理 簡志誠
一開始看到資通訊時,沒有辦法馬上知道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是資訊科技與通訊科技的合稱,變成資通訊(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資訊科技我們可以說是電腦,通訊科技可以說是電話,兩者結合就是利用電腦上的資訊系統進行溝通。現在人們離不開電腦,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收發 mail 或在電腦上做其他事情,而在公司中要連繫一個大家都能到的開會時間,卻是個很困難的事情。利用 ICT工具服務就可以降低這些溝通上所花的時間。
而雲端服務其時一直存在這,只是一直沒有被人們注意,到最近幾年才被受關注。雲端運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運算方式,透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訊息可以按需提供給電腦和其他裝置。雲端運算包括以下幾個
層次的服務:
l 基礎設施服務(IaaS)
l 平台服務(PaaS)
l 軟體服務(SaaS)
又有下列四種部屬類型:
l 公用雲(Public Cloud)
l 私有雲(Private Cloud)
l 社群雲(Community Cloud)
l 混合雲(Hybrid Cloud)
參考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7%AB%AF%E9%81%8B%E7%AE%9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7%AB%AF%E9%81%8B%E7%AE%97
http://blog.schee.info/2012/02/05/npo-ict/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寬頻真相大公開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2012.10.26
時間:14:0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 網際網路處 吳雲鼎
這次的演講主題跟前幾個禮拜演講的主題有點類似,主要都在談論有關網路速度及如何改善或提升網路速度的方法。
網路上也有很多提供測試網速的網站及軟體,在網路上搜尋一下,都可以很輕鬆的找到好幾個。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測速網站來檢視測試結果的真實性。
如果測試出來的網路速度不在理想的範圍,公司也都有提供改善網路的方法,如果在利用改善方法後,網路速度還是沒有改善,就可以利用你所使用的網路的電信公司的服務電話,尋求更多的服務及改善方法。
Hinet 測試連線速度網站
anet 測試連線速度網站
圖片來源: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101年10月19日
時間:14:00~15:30
地點:S104
講者:宏瀨科技 詹方興
作者: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什麼是自動光學檢測?自動光學檢測的原文為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簡稱為AOI。AOI的設備被定義為完全自動化的光學系統,依技術可分為三種:
Ø 1-D:一維條碼檢測、位移檢測
Ø 2-D:圖像識別、瑕疵分類、二維條碼檢測、形狀量測、熱影像檢測、色澤檢測
Ø 3-D:形狀量測、高度瑕疵檢測
AOI的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包括工業生產品質檢測、宇宙探測、生物醫學成像檢測、軍警指紋比對及字形辨認、機械視覺、多媒體技術應用等。自動光學檢查是工業製程中常見的代表性手法,利用光學儀器取得成品的表面狀態,再以電腦影像處理技術來檢出異物或圖案異常等瑕疵,因為是非接觸式檢查,所以可在中間工程檢查半成品。以下是幾個可以利用AOI技術找出的瑕疵:
參考資料: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飆網速度大解密 & Windows 8體驗APP開發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101年10月12日
時間:14:00~15:30
地點:S104
主題:飆網速度大解密 & Windows 8體驗APP開發
講者:柯智凱&李瑀祺
作者: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這個禮拜的論文研討課是由兩個演講結合而成的。首先是中華電信的飆網速度大解密。現在家裡的網路速度需求是越來越快,從以前利用電話線撥接,到現在已經有100M的光纖網路。可是有些消費者安裝了高速上網後,卻反應網路速度感覺並沒有提升,這樣該如何解決呢?利用中華電信提供的網路測速來檢驗問題出在哪裡。有簡易版的網頁模式,也可以下載試用版的測速軟體來測試網路速度。網路速度測出來發現沒有達到預期的話,可以從下列原因去找出你的網路速度在哪裡出了問題,如圖(一)、圖(二):
圖(一)
圖(二)
有些時候也有可能是作業系統的關係,可以利用下圖的方式進行調整改進。
我自己也測試了一下住的地方的網路速度,結果如圖(三)。網路的速度在可接受的範圍。
圖(三)
第二部分的演講是Windows 8體驗APP開發。我一開始接觸到window 8是Nokia的智慧型手機,他的作業系統是用windows,介面跟windows 8差不多。但是當時因為操作方式不熟,還有介面跟其他家的不同的緣故,使得我在操作上非常不順。但是在這次學姐的解說,之後我自己也去找了很多體驗windows 8的影片,讓我對windows 8的操作大改觀,讓我也想開始用windows 8作業系統。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2012/10/5
時間:13:5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產碩一 劉佳蓓
講者: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陳俊良 教授
這禮拜很榮幸可以請到陳俊良 教授來學校進行演講,因為陳 教授這次的演講,我才知道原來身邊有很多的應用跟物聯網有關。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將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訊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提供智慧化識別與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籤技術。物聯網的運用非常廣泛,像超市的紅外線掃描商品後,知道該商品的價錢,還有現在高速公度的ETU收費也是物聯網的應用之一,這些都是物聯網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應用。
圖(一)
我在網路上也找到了幾個國外最新的物聯網應用:
1.歐盟汽車警報系統:e-Call
這是一個將汽車事故警報系統整合至汽車中,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時,當車中的緊急呼叫按鍵被啟動,或是安全氣囊、車輛撞擊翻覆感測器等偵測到氣囊爆開或車輛受到撞擊,系統即會透過GPS導航模組及GSM/GPRS網路,將事故發生時間、車輛所在位置、車輛號碼等相關資訊,傳輸至緊急呼叫中心,通知醫療急救人員與警察等相關單位,立即前往進行救援與事故處理。歐盟預估,e-Call系統的採用每年能挽救25,000條因來不及搶救而喪生的性命。
2.美國智慧停車網:SFpark
美國舊金山人口密度極高,舊金山市政府為解決此問題,與Streetline合作推出「SFpark」智慧停車系統,結合無線網路、感測器、收費柱、流量計算與行動裝置應用程式等技術,當車位空置時,感測器會發出訊號,附近的行車能夠偵測到空車位所發出的訊號,順利找到車位。
所舉的兩個例子都希望可以在台灣可以發展。如果汽車警報系統可以在台灣發展的話,就可以減少很多因為事故發生而喪生的人。而台北如果可以發展停車網,又不會還沒出門就開始煩惱該把車停哪了。
參考資料:
http://blog.uns.org.tw/node/644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210611_OHL5KS5L2LUW44069X6U4&ct=1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c414884c-d9b2-4fa1-bb73-6b7e8c23154e
圖(一)http://www.google.com/imgres?q=%E7%89%A9%E8%81%AF%E7%B6%B2%E6%87%89%E7%94%A8&hl=zh-TW&sa=X&tbm=isch&prmd=imvns&tbnid=Ms-Z_M3hQdEmAM:&imgrefurl=http://news.bjx.com.cn/html/20120109/335335.shtml&docid=qQa9320BX6cnfM&imgurl=http://news.bjx.com.cn/UploadFile/201201/2012010910222569.jpg&w=300&h=382&ei=yfxzUN--D7KEygGtlYGICA&zoom=1&iact=rc&dur=397&sig=101962767495381412847&page=1&tbnh=146&tbnw=115&start=0&ndsp=15&ved=1t:429,r:6,s:0,i:87&tx=67&ty=51&biw=1280&bih=653
http://blog.uns.org.tw/node/644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210611_OHL5KS5L2LUW44069X6U4&ct=1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c414884c-d9b2-4fa1-bb73-6b7e8c23154e
圖(一)http://www.google.com/imgres?q=%E7%89%A9%E8%81%AF%E7%B6%B2%E6%87%89%E7%94%A8&hl=zh-TW&sa=X&tbm=isch&prmd=imvns&tbnid=Ms-Z_M3hQdEmAM:&imgrefurl=http://news.bjx.com.cn/html/20120109/335335.shtml&docid=qQa9320BX6cnfM&imgurl=http://news.bjx.com.cn/UploadFile/201201/2012010910222569.jpg&w=300&h=382&ei=yfxzUN--D7KEygGtlYGICA&zoom=1&iact=rc&dur=397&sig=101962767495381412847&page=1&tbnh=146&tbnw=115&start=0&ndsp=15&ved=1t:429,r:6,s:0,i:87&tx=67&ty=51&biw=1280&bih=653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