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1.09.30
時間 : 13:50 ~ 15:4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碩二 李慧娟
演講者 : 義守大學資工系 杜維昌教授
主題:Feature Description and Retrieval for Human Motion Capture Data-人類運動捕捉資料之語意特徵萃取與檢查方法
+++++++++++++++++
這次的演講者是義守大學資工系的系主任杜維昌教授。主題是「人類運動捕捉資料之語意特徵萃取與檢查方法」。
近年來,電影動畫遊戲產業日漸蓬勃。人類動作的捕捉及模擬使用上非常頻繁。
如果使用一般的3D建模軟體來製作人類運動的動畫,時間軸一格一格慢慢調整動作。不過因為動作是調出來的,所以動作有可能還不夠流暢、不夠接近人類。雖然不是說完全不可能辦到,但是實在是費時費力的做法。不過遊戲產業目前應該還有不少是使用這類做法。
另一種做法是,請真人來實際做這些動作,身上穿著多個定位點的衣物,定位點大多是設置在關節上,藉此來記錄定位點在空間中的位置。直接記錄真人動作,當然最接近人類運動。只不過設備似乎價值不菲。
演講題目中的語意特徵萃取,單單只有這幾個字很難知道是要表達什麼。
但聽下來我總覺得跟動作資料的命名有關。類似怎樣的動作資料歸類在walk,怎樣的動作資料歸類在run。不過我還不太清楚它特意提出這點的用意是什麼?但或許在資料整理上有幫助。我如此猜測。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課程 :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1.09.23
時間 : 13:50 ~ 15:4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碩二 李慧娟
演講者 : 聯合大學資工系 韓欽銓教授
主題: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
這次的演講者是由黃世育老師邀請來的聯合大學資工系的韓欽銓教授。主題是「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人臉辨識較常被應用在門禁系統上。不過一直以來,人臉辨識系統普遍遭遇的問題不外乎是在資料取樣的資料上。在辨識上,光影的影響,表情的影響,而且人臉還是高維度的,要辨識完全正確,其實很有難度。再加上訓練的資料很少,光影角度影響,同一樣本的判定不一定是本身,即使實際上是同一人的影像。光是取影像的人臉特徵其實就是大工程。
演講途中還有提到,為了防範光是利用照片就能通過人臉辨識,門禁系統還會加上生體偵測的技術。
推測可能是紅外線之類的技術。不過想了一下,這樣就算是別人拿著照片,生體偵測不也會探測到活體嗎!?這樣對判斷是不是本人,不是沒什麼用處嗎?
雖然我對紅外線感應沒什麼研究,不過這個疑問讓我覺得有"這樣的門禁系統安全嗎?"的疑慮。
這個演講的重點是著重在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上。
是將影像的人臉多種特徵,轉換成空間域的表示方式。
以最近距離特徵線分類器來區分樣本。
特徵愈像的影像,理所當然散布在空間中的位置會愈近。
這點很直覺,感覺十分合理。
分類器會將鄰近的影像歸類為同一樣本。
他們的研究成果指出,實驗結果和其它方法相比,也是屬於有高度準確率的範疇。
日期 : 2011.09.23
時間 : 13:50 ~ 15:4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碩二 李慧娟
演講者 : 聯合大學資工系 韓欽銓教授
主題: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
這次的演講者是由黃世育老師邀請來的聯合大學資工系的韓欽銓教授。主題是「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之人臉辨識技術」。
人臉辨識較常被應用在門禁系統上。不過一直以來,人臉辨識系統普遍遭遇的問題不外乎是在資料取樣的資料上。在辨識上,光影的影響,表情的影響,而且人臉還是高維度的,要辨識完全正確,其實很有難度。再加上訓練的資料很少,光影角度影響,同一樣本的判定不一定是本身,即使實際上是同一人的影像。光是取影像的人臉特徵其實就是大工程。
演講途中還有提到,為了防範光是利用照片就能通過人臉辨識,門禁系統還會加上生體偵測的技術。
推測可能是紅外線之類的技術。不過想了一下,這樣就算是別人拿著照片,生體偵測不也會探測到活體嗎!?這樣對判斷是不是本人,不是沒什麼用處嗎?
雖然我對紅外線感應沒什麼研究,不過這個疑問讓我覺得有"這樣的門禁系統安全嗎?"的疑慮。
這個演講的重點是著重在最近特徵空間轉換法上。
是將影像的人臉多種特徵,轉換成空間域的表示方式。
以最近距離特徵線分類器來區分樣本。
特徵愈像的影像,理所當然散布在空間中的位置會愈近。
這點很直覺,感覺十分合理。
分類器會將鄰近的影像歸類為同一樣本。
他們的研究成果指出,實驗結果和其它方法相比,也是屬於有高度準確率的範疇。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碎形分析與醫學影像應用
課程 :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1.09.16
時間 : 13:50 ~ 15:4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碩二 李慧娟
演講者 : 中興大學理學院 黃博惠院長
主題: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
這次是談「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碎形分析與醫學影像應用,由中興大學理學院黃博惠院長來主講。
一開始由謝朝和教授來介紹主講者。
首先,先介紹何謂「碎形」。古典數學建立在規律的歐式幾何上,而碎形不在此類範疇內。雖然碎形也是一種幾何形狀,但它有不規律的變化,像一般平滑幾何體破碎之後所產生的形狀。有一個特點是,碎形具有「自我相似」的無窮結構。
演講中以Koch的雪花曲線和Sierpinski三角形為例。
Koch的雪花曲線

Sierpinski三角形

介紹完碎形,接著才切入醫學影像應用。
演講中是為「攝護腺病理組織影像」來分類。目的是為了分擔病理師負擔。
病理組織影像先用電腦判讀病情階段,再交由專業病理師來判斷。
1期到5期,1期和2期歸在同一範圍,所以只判斷4個分類。
先交由電腦判讀的好處,就是能大大減少每天看大量病理組織影像的病理師觀看的影像量。
先分好分類也比較容易做決斷。
據說,他們的方法的判讀準確率有93%,算是相當高。
剩下的7%,通常也是把2期判讀成3期,3期判讀成4期,或4期判讀成5期,或者反過來。
通常是相近的分類的互判讀錯。
對最後結果的影響其實不會太大。
日期 : 2011.09.16
時間 : 13:50 ~ 15:4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碩二 李慧娟
演講者 : 中興大學理學院 黃博惠院長
主題: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
這次是談「Fractal Analysis and Medical Image Applications」碎形分析與醫學影像應用,由中興大學理學院黃博惠院長來主講。
一開始由謝朝和教授來介紹主講者。
首先,先介紹何謂「碎形」。古典數學建立在規律的歐式幾何上,而碎形不在此類範疇內。雖然碎形也是一種幾何形狀,但它有不規律的變化,像一般平滑幾何體破碎之後所產生的形狀。有一個特點是,碎形具有「自我相似」的無窮結構。
演講中以Koch的雪花曲線和Sierpinski三角形為例。
Koch的雪花曲線
Sierpinski三角形
介紹完碎形,接著才切入醫學影像應用。
演講中是為「攝護腺病理組織影像」來分類。目的是為了分擔病理師負擔。
病理組織影像先用電腦判讀病情階段,再交由專業病理師來判斷。
1期到5期,1期和2期歸在同一範圍,所以只判斷4個分類。
先交由電腦判讀的好處,就是能大大減少每天看大量病理組織影像的病理師觀看的影像量。
先分好分類也比較容易做決斷。
據說,他們的方法的判讀準確率有93%,算是相當高。
剩下的7%,通常也是把2期判讀成3期,3期判讀成4期,或4期判讀成5期,或者反過來。
通常是相近的分類的互判讀錯。
對最後結果的影響其實不會太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