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IPv6發展趨勢介紹

本次演講請到了TWNIC的朱組長來介紹IPv6的發展趨勢,朱組長首先為我們介紹了目前國際網際網路編碼授權機構IANA為統一的中央機構,世界區分五個部分為子機構,負責發放IP等業務,當然眾所皆知的IPv4的使用狀況已經宣告枯竭,加上行動裝置、智慧手機搭配3G行動上網的狀況,因此IP的需求量是遽予日增。也因此,IPv6發展也日漸成熟,同時也將宣告IPv6與IPv4的過渡期即將到來。

在正式介紹IPv6之前,朱組長比較了一下暫時的IPv4替代方案,即是使用NAT方式,讓用戶端透過ISP的NAT連線到網際網路,但此方式的致命缺點表示用戶端分配的Session都將變少,早成網路連線狀況的品質很差,IPv6的推出即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由朱組長整理出來的表格中,可以明確地看出兩者的差異性,也能明確的瞭解IPv6確實可以解決目前IPv4所面臨的問題。但是IPv6仍然無法馬上替代所有的IPv4,因為在網路硬體設備中,仍然要有支援IPv6的硬體配備才行,另外大部分的應用程式、網站網頁等,都是以IPv4為基礎所開發,因此仍必須有個IPv4與IPv6共存的過渡期。

朱組長指出目前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由政府機關主動地開始進行IPv6的發展計劃,台灣在IPv6的發展計劃哩,更是明確的訂出時間表,最快在2013年,IPv6可以全面性的普及、取代IPv4的狀況。

我想在當時IPv4的設計,應該沒有想像到短短幾十年後的今天,需求量遠遠不足,這也應該是當時設計者無法想像的事情,IPv6的發展也勢必改變許多以IPv4為基礎的軟硬體,也必須度過此過渡期的陣痛,當然身為網路系統的技術人員,也是一個展現身手發光發熱的舞台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