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Mobile Location Estimation with IMM and Data Fusion

今天請到了澎湖科技大學的楊教授,講述主題為手機與基地台的定位技術,此部分與班上同學在研究的方向一致,但是做法不同,因此在演講後的討論上便激盪出想法的火花,首先楊教授先介紹幾種廣為人知的定位技術,GPS是傳統的倚賴衛星定位的方式,已經不太符合要求即時性與效率、精準度的需求,因此另外有了A-GPS的定位技術,而A-GPS又包含了幾種不同的定位技術,例如:訊號角度(AOA)、訊號的時間差(TDOA)、訊號抵達的時間(TOA),以及接收訊號強度(RSS)等的常用來做距離計算的方式。

此部分的先天限制,當然僅能限制於基地台密集的都會型區域方能實現,另外不管是AOATDOATOARSS,皆無法獨立承攬定位目的,因此透過不同的定位技術組合,方能有效提高精確度,此部分在之前班上同學的研究報告中已經略知一二,不過楊教授在這部分是採取不太相同的做法,他是利用RSS+TOA的組合方式,並利用利用IMM(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方法,採混合動態系統同時取得變異數,依據其值再加重等待時間的比重,然後綜合前述數據再評估測量位置。當然方法雖然不同,但是達到的目的仍是一樣的。

另外楊教授在過程中,也分享了做研究簡報的小心得,雖然我對楊教授在研究技術的專業程度有崇高的敬意,但是對於簡報的製作技巧上卻不敢苟同,在簡報畫面呈現上,深藍色的底色配上黑色的流程圖線條,是在考驗台下觀眾的眼力嗎?我想楊教授專心於技術研究之餘,另外需要一個好的助理來幫忙解決簡報文件等的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