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45101論文研討(二)
日期:100年03月04日
時間:14:00~15:40
地點:S414
編輯:資工產碩一張振欣
演講題目:老人福祉新興產業發展
主講人: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教授兼所長 段伴虬
今日的課程由南開科大的段教授,和我們分享老人福祉的相關產業,這次的課程沒有提到任何的科技、技術等專業名詞,而是面段高齡化的現代社會,和老年人的生活所需、服務品質等相關產業價值,在高齡化的社會裡,老年人需要的照顧,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等,都是有大量的需求在,因此,相關產業的市場商業價值也逐漸受到重視,開發價值也隨著水漲船高。
在課程中,段教授展示許多以新科技、新概念所開發的老人福祉相關的產品,包含了智慧住宅、無障害設施,細微到成人紙尿褲的溼度偵測劑,都有非常可觀的市場接受度與獲利,另外段教授也提供一個觀念,就是科技的實踐除了以人為本,更要符合消費者的經濟接受度,並舉例,高科技牙刷,除了清潔口腔外,更可以偵測口腔的健康程度。此產品雖然以人為本,清潔之餘更能檢查健康的目的,但是牙刷屬於低價值的耗材,製作口腔健康的偵測儀器造價昂貴,如此的結合便是一種矛盾,其製作成本與販售價格,無論是供應商或消費者,都是難以接受的。
在課程中,段教授強調老人福祉產業的市場商機很龐大,除了高齡人口不斷增加之外,他更舉例了高齡人口掌握了60%的台灣財富的例子,藉以說明老人福祉的無限商機,其實,我是有些相反的意見,在現實上,掌握台灣60%財富的的確是高齡人口,但是中低收入戶的高齡人口占多少的比例?畢竟那些掌握60%台灣財富的高齡有錢人,到底還是佔少數的,若要在老人福祉的產業中來大舉獲利,我心中仍存在著大問號。
老人福祉議題,一直受到社會上高度的重視,除了社會福利政策,與一般人敬老尊賢的概念外,生活機能上如何照顧到行動不變的老人,都是科技與創意巧思發揮的舞台,當然從中獲利是事業發展的原動力,但是在產品的構想與研發,要以同理心面對、實用的功能、平實的價格,方能實踐老人福祉的精神。以獲利心態考量所製作的產品,基本上就是違背了老人福祉的精神,想當然是難以被市場與社會大眾所接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