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2010/10/1 書報討論 論文演講心得

2010/10/1 電子發票專題演講 心得報告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99101



時間:14:00~16:0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碩一 田文誠





這次專題演講邀請到財政部財稅中心簡任分析師 盧志山先生,為我們演講如何推動電子發票策略,在一開始盧先生就對我們表明,電子發票的用意主要是以節省空間、不浪費資源為主,因此電子式的發票,就不需要有固定的格式,主要以儲存資訊、不浪費電子空間為原則,要改變傳統對發票的觀感,並不是將發票電子化後,仍然是一樣的模式在運作,這樣仍然沒有達到節能省碳的功效。





自電子化的開始,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已經變成電子化的模式在操作,舉個例子:網路報稅,其實是我們在造一個電子化的政府,既然已經創造出了一個電子化的政府那人民為何還需要報稅,為什麼還要自己去跑各個部會填寫單子,這些是人民有權利要求政府服務的,報稅改制成網路申報,那為何不是政府透過網路把人民的資料傳去給人民,告知有多少稅要去繳,在這個觀念建立之後,相信未來是不需要報稅的,政府會取得所有的列舉支出,那將來網路報稅一定能做到全面化嗎?,其實不一定,並不是所有的人民都能使用,我們將生活種的許多事情變成電子化就能完成,看似便利,其實也是有缺點的,如果今天政府,採用的網路報稅是將稅透過網路告知人民,那就代表我們的一切都是在政府的掌控之中,隱私權就完全沒有了,這時就有個兩難的情況,我們是要便利還是權力。





因此在電子發票的推動上也是有難度的,我就必須有策略的方式來推動



首先為什麼要有發票?對人民來說,應該是對獎要用到,但是就商家來說,有發票就必須報稅,既然是要報稅商家對發票會蠻不喜歡的,更何況是推動新的策略電子發票,這樣反而會造成,商家希望稅能少報一點的機會,這樣只會讓推動的計畫失敗,既然怕沒有人參與,只有用誘因來讓他們自己深入,好比說,可以推動電子發票對獎的獎金留在商家,也就是人民如果中獎,去商家換,只能換取物品而不是現金,使商家加入計畫。



商家問題解決了可是人民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電子發票推動,那就是沒有實體的發票了,那如何對獎、如何報公帳、有的發票還可以砥稅,電子化後又要怎麼去取得、使用?其實只要能辨識唯一性的功能就可以用電子發票,好比說:悠遊卡可以在24H的超商買東西,悠遊卡可以辨識唯一性,因此可以使用電子發票,也可以直接在超商使用ibon..等,如果有中獎,可以選則是要捐出去還是印出來跟商家兌換商品或是去郵局換取現金都可以由人民自己選擇,這只是其中之的例子,當然也可以跟電信業者結合,電子發票的資訊透過簡訊傳給消費者,這樣也是有發票的,如果要讓電子發票更加的落實,可以發展出行動的機台,讓路邊攤的業者也可以開出電子發票(不過很難,沒人喜歡報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