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書報討論在s104演講廳,請了一位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簡任分析師,盧志山分析師來演講,題目是推動電子發票策略。
首先一開始,盧分析師先簡介他的單位,在國稅局工作。他講了幾句印象很深刻,人們去銀行總是面帶微笑,但是去國稅局卻是都擺著臭臉,原因是因為去銀行領錢會比較開心,但是去國稅局是去繳費的,而且每次都東缺一個證件,西那邊印章沒蓋......,等等如此繁瑣的程序,而且有時還會很多民眾前來納稅繳費,大排長龍是免不了的,好不容易等到窗口又跟窗口人員溝通不良。來這裡會不高興也是正常的。
盧分析師在十年前曾推動電子化網路報稅機制,但是卻屢遭到砲轟,因為當時的網路不普及。所謂的電子化就是不必用到紙,電子發票就是沒有發票。盧分析師也是個資訊人,他曾說過,資訊人是孤單的,因為要做十年後的事。如今,雖然發票電子化沒有百分之百每個店家都有採用,但也遍布全台兩萬多個店家,算是個開宗祖師。店家的發票電子化是不能強迫的,你不能規定每個店家都裝一個刷商品發票的機器。政府如果要採行這種機制一定要有個利益平衡,例如店家如果裝了這種機器,政府就補助你什麼,或是給你個利益方案柔性的協助你採用發票電子化。總之說來說去就是可不可行的問題而已。
網路報稅對於納稅人來說還有個很重要的重點,政府不能強迫每個納稅人都要採用網路報稅,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包括家裡沒網路,老人家不懂電腦等問題。社會是多元的,網路報稅無法統一,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網路。
網路報稅在過去的觀念是,納稅是人民應盡的義務,現在的理想是創造一個電子化政府,那未來的目標呢?科技是否能解決一切?在過去的觀念,要實現發票遞送網路化,現在的策略是發票電子化,那未來對於現階段的情況來說是否有更進步的想法?
最後,盧分析師秀出一張卡,號稱是電子發票悠遊卡等多功能合一,目前還未上市。同學馬上就趁機提出幾個問題,包刮掉了怎麼辦,如何配合店家甚至於是一般的路邊攤實行電子化,盧分析師都有給我們解答,你想得到的問題他都想過了,有備而來。這次演講主題雖然納稅發票的不是我們的主修,對我們來說也算是身為資訊人另一層領域的收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