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HW06-1

課程:45101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29日
時間:14:00~15:30
地點:S414
編輯:資工產碩一張金燦

演講題目:流程與創新
主講人: 宏碁電腦產品價值創新中心軟體開發處處長-許銀雄

今天的演講題材:「流程與創新」,果然是蠻符合創新的理念,因為沒有投影片,講師竟然還是銘傳資工外借的老師呢;想不到的是老師的服務單位是在宏碁電腦,我第一個Interview工作的公司,可惜她的雙掛號來得晚了一步,不然今天我可能也是宏碁人了(哈!可能也是被裁的一員,因為那年宏碁由民生東路遷移到龍潭的渴望園區,也在同一年底裁員……)。

老師今天提到的流程與創新,的確是心有戚戚焉,剛進入公司時,心裡頭也有種好像被騙的感覺,從學校的工作「掉」到生產線上去作業,又從工廠到管理部門負責資訊推動,再轉而做技術支援,作消防隊的腳色…等,也獨自一個人跑到象形文字的世界(韓國啦),這都是原先在學校所碰不到的,說真的並不後悔跳槽哦!

老師說的不錯,在學校的時候,不要去排斥任何的學習機會,專業科目外的通識課程其實還是挺重要的,如果在學生時代能多吸收各方面的資訊,離開學校時這些都可能是未來的助力。不知道大學生、研究生們(尚未進入染缸的一群),是否可以體會,今天在學校學的真的都只是基礎,您的基礎有沒有扎實,就會影響到你在工作上的表現與成績。

正因為有要求才會有進步與突破,就像老師說的:創新不容易,當「創新」產出了,要如何持續下去靠的是品質,不論是產品的品質,還是做事的品質,甚至是周遭環境上的,都是要能有所維持,才能將您的產品、你的品牌延續下去,這當中除了個人以外,必須要借助的是團體、是規範制度來進行,就有客戶提到,他們的產品都有經過各式各樣的檢查方法與規範來嚴格把關,但是,她們還是忽略了-『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靠檢查是無法把品質做好的!

Make it easy這是以前公司2000年改組後所想到的CIS,是希望給使用端的用戶有個很親和的使用介面、操作方式,或是內部行事效率上都可以很easy,但事它不容易,因為容易的背後就是要化繁為簡(或更煩瑣),思考的方向不能就只站在自我的角度看,更要用對方(終端用戶)的角度去看去想,就像老師要推動改變整合不同的團隊一樣,需要去溝通,背景想法不同,所體現出來的結果就會不同。最後,將來要進入社會工作的人們,當你報到後,就是壓榨的開始,但是,你必須要時時的為自己充電各方的資訊,你的第一個工作很可能會影響左右您後續的生涯規劃的方向。
99366530 張金燦


-------------------------------------------------------------------------------------------------------------------------------------

課程:45101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29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S414
編輯:資工碩一許智凱

這次的演講者為宏碁電腦的經理許銀雄先生,主題為「流程與創新」。演講的內容主要是在說明宏碁電腦公司內部的軟體與硬體的流程,以及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之下創新。在國外,有數家競爭力之高的公司同樣開創電腦方面的產品,在台灣更是有更強大的開發公司,而如何在這個環境之下屹立,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能讓消費者看到不同的地方,以及更好的行銷方式來銷售。但這些也僅止於外部,包裝人人都可不同,但在現有的標準之下,如何提高電腦的硬體製作效率以及軟體的品質,便是RD這部門的工作要項。

在RD這塊部門,許銀雄先生不僅維持現有團隊的能力,更要求在自行開發出來的軟體能夠確切的支援Microsoft的OS以及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在相容性方面,提高對團隊開發的程式要求,使得宏碁所開發的功能軟體能夠順利執行,並要求在程式的開發能符合作業標準化,建立作業流程來加強品質的穩定性。更考慮到使用者的立場,不會貿然的開發繁複的程式,讓一般的使用者能夠方便接受並且習慣使用宏碁所開發的軟體,得到使用者的認同。而這些最主要的依據來源便是人性化的要求,也因為如此的要求,使得宏碁不論是在國內或國外的銷售量都能有一定的水準,顧客在反應方面也都是對品質的穩定而不會有所怨言

在這次聽完演講之後,一間公司要能夠有良好的銷售,一定要能內外兼具。即使不能兩樣兼顧,但至少的水準一定要能達成。產品的銷售,就算能夠靠藝術品般的外觀來掩飾內在的缺點,整體品質上也不及於在內部的要求來得更好。宏碁的成功便是維持了『品質始終是產品最重要的關鍵』這個要素。



-------------------------------------------------------------------------------------------------------------------------------------


20101029演講心得
時間:14:00-15:30
地點:S414
題目:流程與創新
演講人:宏碁電腦經理-許銀雄先生
作者:賴相勳

這次的演講,跟以前稍稍比較不一樣,請來的許銀雄先生在徐武孝老師的透露下,才曉得以前許先生也是銘傳的老師,後來因為許先生的老師找了他去宏碁電腦擔任產品創新部門的負責人,於是離開了銘傳。

產品創新,其實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不斷地將產品推陳出新。以企業的觀點來看,就是利用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來去擦亮「企業招牌」,一個企業招牌如果沒有持續的追求創新進步,很快的就會被世人遺忘。所以產品創新部門主要就是在研發產品,俗稱RD;或者,,根據從客服那邊收集來的使用者經驗,藉此改進現有的產品。

而在這演講的過程中,許先生不斷地提起,也不斷地強調,他們產品創新部門的焦點放在「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上。由於宏碁主要大客戶為微軟(MicroSoft),但是微軟在產品的創新上有很大的包袱存在,有些小地方為了要滿足各廠商的需要,無法多作精細化,這也常常讓使用者在使用上感覺到不便。舉一個例子:網路。一般要設定網路連接,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通常都是相當麻煩的事情,所以,這時候許先生就想了,如果我們幫微軟將網路設定簡單化,甚至是「一鍵搞定」的模式,這樣微軟就不用費心思在網路設定介面上苦惱,而使用者使用起來也會感覺這產品更加的人性化,不管是對微軟,還是宏碁,都是一舉兩得,互相獲利的好方法。

另外除了「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外,還有就是「流程及整合」和「討論與溝通」。軟體在創新跟開發上,必須要先謹慎的進行整個架構的規劃跟細節的討論,逐步的捨棄掉不必要得部份,想出更加精簡但是又不失去方便性的方法。另外,一套軟體不是單單只有一個人單打獨鬥就可以解決,而是一整個團隊合作才能製作出來的成品,尤其是團隊中的人員並非一開始就處於同一環境下工作,那就更需要密集的討論才能徹底的讓每個人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以及應該做什麼。另外就是還要收集「使用者經驗」,將其放入規劃當中,以減少後續在維護跟處理上的花費成本。

上述許先生所講得觀點,讓我想到大學時期上過軟體工程跟專題討論。軟體工程主要就是學習軟體的開發,其中「流程及整合」是最常被提到的,讓我學到了一套軟體在使用者跟創作者之間有不同的定義,商業掛帥的現在,會將焦點放在使用者的感覺上,所以一套軟體在設計上,UI(User Interface)介面的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軟體團隊在設計一套軟體時,一定會有一個UI設計團隊負責在使用者介面的設計上,這兩個團隊必須要密集的討論才能夠決定一套軟體是不是可以讓使用者在操縱上感覺舒適愉快。而專題討論讓我學習了團隊的溝通技巧,專研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軟體開發,每個人都要負責不同的部份,但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規格來決定軟體的方向,那每個人都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屬於自己的部份做出來,就像多頭馬車一樣,如此一來,最後在整合上,就無法有效組合,進而徒增工作時間的延長。必須要有密集的討論跟溝通,加上程式不斷地改進,介面的統一規範與處理,才能有效的完成一套程式。

提問:在產品的創新的跟研發上,是否會接觸到產品的「包裝」,也就是如何去包裝一個商品,讓他容易銷售出去。

答:一般來說,研發端不太會去接觸銷售端的狀況,產品的包裝以及銷售方法由另外一個部門進行負責跟處理。但是有關使用者的反應則會回饋到研發端這邊,作為下次開發產品的依據。


-------------------------------------------------------------------------------------------------------------------------------------

課程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0.10.29
時間 : 13:50 ~ 15:40 PM
地點 : S414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楊士緯
流程與創新

今年請到了宏碁產品價值創新中心的處長─許銀雄先生來演講,同時也得知了,原來許先生以前也是銘傳的老師,而且徐武孝老師之前在擔任主任的期間,也費盡千辛萬苦想要把許先生挖角回學校來教書,可是都沒有成功,這段故事讓大家聽了都不免會心一笑。
在許先生演講中,一直提到一個關鍵字,就是創新,許先生說在他手下的案子,一年都兩三百件,每一件都有時程上的壓力,要不斷得去思考如何為創造出來的產品附加價值,成了很重要的議題,同時在團隊的整合上也很重要,許先生還說,其實在做專案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技術,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這在職場才是更重要的,有好的專業技術、好的產品,但卻因為無法跟人充分溝通推行產品,而導致最後該產品的失敗,許先生說到這讓我於有心有戚戚焉,先前在工作的時候,擔任SA的工作,為了要充分了解原有系統的架構與一般end user對新系統的需求,必須要溝通,但往往因為雙方認知上的不同,溝通到最後,結論都是對文件撰寫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就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繼續溝通了解,才能撰寫出新系統的開發文件,所以許先生說到這點時,真是讓我心中起了共鳴阿。
許先生也提到使用者的經驗導入問題,在開發新產品前,先行調查導入使用者經驗是很重要的,否則當產品開發出來,根使用者的習慣或是原有作業流程大相逕庭,那這樣的產品是很失敗的,儘管你用的技術再高再好,也只能孤芳自賞,那這樣新產品的開發也就沒有意義了。
產品開發出來,後續的推廣也是很重要,許先生就舉出了一個例子,BenQ在歐洲是世足賽期間花了大錢買廣告,讓歐洲人都知道有BenQ這個牌子,但是問題在於該公司在歐洲並有沒有產品上市,造成廣告的效果幾乎沒有,也對公司業績和新產品的推廣沒有幫助。
一個專案的實行,需要一個團隊互助合作、專業分工,同時也要跟相關的部門或是人員做溝通,如此這樣才有辦法創新產品,也才能夠取得成功,任何關起門來自己埋頭苦幹的結果,都是會導致產品的失敗,這次許先生來分享的雖然不是專業的知識,但是缺給予了平時學術界所無法聽到也無法碰到的問題,這都是難得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


-------------------------------------------------------------------------------------------------------------------------------------

99366094 曾詠堅 HW06

這次演講請到宏碁電腦產品價值創新中心軟體開發處 處長-許銀雄,許老師為我們演講流程與創新這個主題。
首先許老師先講何謂產品創新,大部分創新產品是由大公司生產,為鼓勵創新以及創造。許多大公司會分割成小公司或是小創立一個專門部門。產品創新的發展通常經歷許多階段:構想產生、審核、事業分析、發展原型、市場測試以及上市。
然而產品概念可能有許多種來源:顧客、私人研發、大學研究、員工或實驗室。而概念的來源可能是找出顧客需求,或是來自想要產生新商品的品牌突破。公司可能採取不同方法審核概念,並選擇部分供進一步研究。若一項概念看起來可行,可將之帶到分析的階段,此後,製造出少量的原型以測試產品的工程與製造可能性。部分基於原型的樣品可用作市場測試,針對市場測試的結果作部分修正後,創新商品即可正式上市。 毫無疑問地,成功的創新可帶來驚人的利潤。例如,尼龍替杜邦公司賺進許多錢,並使該公司在不製造其他產品的情形下仍然能夠高居財星五百大企業之中。然而,發展新產品是一個需要高度投入,而且在成功之前僅有低獲利的高風險策略。因此,選擇此策略公司必須要具有財務以及管理優勢,並有承擔風險的意願。並接著介紹職能化管理與流程化管理具體來說,兩者的區別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目標不同、視角不同、工作模式不同、文化不同。
整體聽完我覺得企業要從職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模式轉變,必須把握以下三個原則:責權利統一、並以客戶為中心、動態優化。由於責權統一可以在主管要發佈新的命令時較不會有執行上的困難,然而商品是由客戶來使用所以商品出發點要從客戶角度來考慮,由於流程是面向客戶、面向市場競爭的,當需求發生變化時,流程也要進行動態優化,相應地,職責、部門設置、考核激勵都要做配套優化

-------------------------------------------------------------------------------------------------------------------------------------

課程:論文研討(一)
時間:99年10月29日
地點:s414
作者:資工研一 游佳恩

「流程與創新」今天由宏碁電腦經理許銀雄先生為我們演講,他沒有用投影片,他用一種來跟我們聊天的方式敘說了這幾年來他的工作經驗。

消費者需求和市場競爭是一個基本的思考,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必須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者提供的意見,去改善原有的舊東西,把原有的舊東西改良到最好用,或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創造一個消費者所需的新東西,當這些改良過的舊東西和創新的新東西生產出來,就必須經過包裝和行銷廣告,建立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和樹立公司的專業形象,讓消費者會對這些產品產生興趣,進而去購買這些產品,隨時隨地都必須保持著警戒的狀態,隨時隨地都必須能夠產生新的想法,才能讓這些產品順利生產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宏碁電腦經理許銀雄先生不是一開始就到今天這樣的成就,而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一直往前走,很努力的對工作做功課,很努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上司交代的事情,然後做到了像今天這樣令人稱羨的成績。其實,不管在作甚麼樣的工作都一樣,隨時隨地都應該對自己的工作盡一份心力,隨時隨地都應該對自己的工作內容相當了解,隨時隨地的提出自己的新穎的想法,做好市場調查、建立公司形象、和令消費者有興趣的包裝,才能和這樣消費者市場競爭,讓自己和公司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穫,期許自己以後也能努力做到。


-------------------------------------------------------------------------------------------------------------------------------------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2010/10/15
時間:14:00~15:30
地點:s414
作者:資工碩一 吳安凱
2010/10/29心得報告
這次的演講在s414,由徐武孝老師邀請的許銀雄先生,他是宏碁電腦的經理,以前曾經在銘傳任職教導過。題目是流程與創新。
首先一開始,許銀雄先生說他要用即席演講的方式,所以不製作投影片報告。他離開銘傳有七年的歲月了,所以我大學四年碰不到他,在我還沒進來之前就去公司上班了,一走出銘傳就到宏碁任職,似乎跟徐武孝老師有不錯的交情,本身彼此也培養出打桌球的興趣,因為他們似乎迫不期待想演講完就去桌球室切磋一下,應該是有一段時間沒碰面交流情感了。
即席演講講起來好像比較輕鬆,也可以和台下觀眾有些互動,儘管有時會停下來想一下要談些什麼,他提到在業界的經驗,就拿品牌和他本身的價值,與顧客對品牌的支持度是有關聯的。一個品牌,除了創新,還要有執行力,也就是除了電視螢幕上的廣告外,產品本身也要有讓顧客會覺得驚艷的感覺,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品牌要不斷創新,但品質沒有改好的話,將會是個災難。所謂的災難,我想應該是廣大的顧客買到不好的產品,改良的產品一上市對於買上一版本瑕疵品的顧客會有解決不完的退貨問題或是對產品的支持度下降問題,只要顧客對你的產品不信任就會不支持就不去買了,應該是所謂的災難吧,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此外,品牌要不斷創新,改變流程是一種創新,改變習慣也是一種創新。所謂的流程指的是,包括顧客上門公司對的顧客要求的產品接洽,到產品製作好送到顧客手中的大大小小步驟是流程,流程的運作好壞對產品品質來說影響深遠。
中間有談到專有名詞CMMI,我們未曾聽過的專有名詞,查了一下才知道,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縮寫,意思是能力成熟度整合範式,CMMI以兩種方式判定軟體廠商的等級,分別以個別領域為主的能力等級,與相關流程群組綜合的成熟度等級。
到尾聲的時候有同學提問幾個問題,對於產品的包裝如何,當然指的是把產品的優點讓顧客知道,並不是物體上的盒子包裝。蘋果產品包裝得很好,art方面很強。那工程師本身的art呢?presentation能力重要,通識重要。但Acer本身包裝沒成功,似乎物超所值(包裝)。


-------------------------------------------------------------------------------------------------------------------------------------

課程:45101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29日
時間:13:50~15:40
地點:S414
作者:資工碩一 李慧娟


這次是許銀雄老師來演講,主題是「創新、流程」。
老師提到,依統計資料來看,最常被問的問題是,網路設定的問題。
因為Mircosoft的網路設定很複雜,一般不熟悉的使用者,在設定上都容易遭遇困難。
就算是常使用電腦的客戶也不一定會設定成功。

老師說的創新,不一定是指創造全新的東西出來。
也可以是補強別人的不足。

在Mircosoft的網路設定部份,
老師補足Mircosoft的不足,使用步驟繁瑣。
嘗試將使用者需要設定的步驟簡化。
這也是一種創新~


還提到,
一個東西雖然是個創新,
但是品質如果不穩定,就會變成災難。

所以不只需要創新,品質也要兼顧。
一個創新的東西,使用者的信任是個考驗。接受度也是個考驗。

為了維持產品的品質,
各公司都引進了CMMI的流程標準化,據說缺陷數明顯降低。
感覺好有成效的樣子。

由此可見,流程的控制與管理對品質也非常重要。


之後還提到,
做改進也是一種創新。
對自己原有的產品,再做加強與改進,也是創新的一種。


老師還說到,
其實溝通才是最難的部份。
因為專案可能是由來自不同公司的團隊來共同完成。
團隊a說某個名詞的流程是這樣,但是在團隊b的想法中,可能會不太一樣。
就有可能有缺陷出現。
不過採用了CMMI之後,明顯解決問題。


-------------------------------------------------------------------------------------------------------------------------------------

課程:45101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29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S414
編輯:資工碩一 朱政豪

這次演講的演講者是請到宏碁電腦的經理許銀雄先生,主要是在說明〝流程與創新〞這主體的內容大概是在講宏碁電腦公司內部的軟體與硬體的運作流程,還有如何在時代這個發展快速的變遷之下有的創新。經由數位化、無所不在的網絡連線,以及全球化而演變的轉型,將徹底改變企業的本質及創造價值的方法。沒有哪個行業可以自外於這個趨勢。這個轉型將影響教育、保險、健康醫療、汽車、製鞋等其他的傳統產業,以及電動玩具、搜尋引擎和社會網路等新興的產業。此一改變是攸關整個企業的生存與成長。產品、服務與市場創新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根本。但市場需求導向、協同、開放式、跨領域及全球創新才是未來新的決勝關鍵。
然而,創新概念雖然簡單,但是在實際商業操作時卻需注意其他細節,其中創新價值來自何處,與如何整合流程達成創新目的,兩者卻是重要的議題。創新力和創造力,人人都有,這是我的感覺。差別就是在表現的過程,和表現的機會方面會有不同。有些人是不相信自己有創造力,有些人則是不給自己機會多些想像。
然而一般企業作業流程可以分成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這二種型式流程,流程創新對於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的經營活動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重視在於產品設計製程流程,而後者在於服務顧客流程,從這個差異可知道在應用創新方法論分析時,就會有所不同。簡言之,產品設計製程流程創新是針對有形產品的工程參數為其創造活動基礎,透過參數重新組合,使產品設計和製造過程能因為重新組合的創造,而有新的價值活動產生。另外,服務顧客流程是針對服務程序的作業動作為其創造活動基礎,透過動作中的事件重新組合,使顧客服務過程能因為重新組合創造,而有新的價值活動產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