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預後之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二)
日期:2013.03.29
時間:14:0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研一 曾耀男
講者:嘉義大學資工系 柯建全 教授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

一般常見的有X-ray(X光)、MRI(核磁共振)、SPECT(正子攝影)、Ultrasonography(超音波)。

近年來醫學影像在整個醫療診斷過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一張好的醫學影像分析,能夠幫助醫師從影像中獲得足夠的資訊來了解病情並制訂醫療方法,因此獲得更方便有效之診療成果。

一般醫學影像處理技術,通常都包含了幾個幾個標準程序:

1. 影像前處理
在醫學影像分析中,影像前處理的目得主要是影像的強化,使影像的各種特徵更清晰,以利醫療人員辨識或者交由電腦來分析,提高可讀性。

2. 影像分割
在醫學影像分析中,影像分割的目的在於凸顯出影像中我們所需要的資訊,可能是某種器官、腫瘤或病變組織的呈現,以便進一步建成三維立體影像。

3.影像對位

4.影像特徵擮取
可從目標區域的灰階值計算出灰階直方圖、灰階平均值、區域內的能量、灰階對比度和區域中最亮點和最暗點的差量等特徵。

5.三維影像建構

6.影像分類和辨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