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論文研討(二)
日期:2013/2/22
時間:14:00 ~ 15:30
地點:S104
講者:東華大學資工系 戴文凱教授
作者:資工研一 王品傑
聽完今天戴文凱教授的演講,收獲最大的不是他們有多厲害的技術,而是他們如何運用所學的技術與知識,將我們台灣最珍貴的傳統文化-亭,或是說廟宇建築, 推廣到全世界。
於是我也對台灣廟宇的建築特色做了一些研究,首先先介紹廟宇建築的特色可分為以下四項:
      1.屋簷及屋頂
      以廟宇的整體結構而言,最特別的是屋簷及屋頂的形式,一般廟宇的屋脊形 式多為飛簷式,但亦有馬背式(馬背亦因主人的生辰八字而有金、木、水、火、 土等不同形式)。常見屋頂的形式可分為的一條龍式、三川式、重簷歇山式及複
合式屋頂....等
     2.   脊飾
台灣廟宇建築的外貌通常是均衡對稱的,並且有繁密的裝飾,尤其是屋頂上 可以看到非常華麗的「脊飾」。脊飾是指屋脊上的裝飾,以剪黏最多,由上釉的 彩色陶片黏砌而成的,可惜因製作過程繁複且技巧較困難,現在多改用玻璃或壓 克力片當材料,可使色彩常保亮麗。也有以泥塑或交趾陶來裝飾的。常見的脊飾
題材有:雙龍搶珠、 雙龍護塔、雙龍或麒麟護八卦、福祿壽三仙等,間或有些
傳說及民間故事的情節,較特別的是孔廟屋頂的鴟梟,象徵孔子的德行至聖,連 惡鳥鴟梟都受其感召。
3. 石獅
     走向廟宇的正門,最搶眼的就是坐落在門口兩側雄偉的獅子。中國並不產獅
子,獅子的起源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漢書》中就有己有「師子」的記載出現。
相傳一千九百年前,安息國王帶來一隻獅子獻給漢獻帝示好。因此開啟雕刻師父
們以獅子為創作題材。獅子是萬獸之王,勇猛、魁武、兇悍,藉著這些性格,正
可以驅魔避邪,達到威懾的力量與護衛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