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Game for Research 遊戲研究


課程: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2/22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104
作者 : 資工碩ㄧ 李翼豪
講者 : 東華大學資工系 戴文凱教授

東華Online是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系發表的一款校園生活遊戲,以東華校園為主要場景,結合角色扮演與學習成就系統,學生可控制角色在虛擬校園裡冒險。東華教學卓越中心科技資源組組長江政欽表示,鑑於學生喜歡打電動甚於念書,遂開發這款遊戲,利用學生對遊戲角色能力值的競爭心理,激勵他們學習。

這個讓我想到謝育平老師提倡的瘋狂程設系統,透過批閱過程自動化使得節省人力成本、增加效率及時效性,系統還具有防作弊機制,讓上機考試能公正公平。
瘋狂程設透過程式線上競賽贏得獎牌、用虛擬錢幣購買道具(例如寫程式所需要用的迴圈),如此更能增添趣味性,使得學生樂於寫程式如同玩電動玩具一般。

另外另一個例子也很值得一提:玩遊戲學程式,Coding不出來你就不能發射武器。
跟隨著程式教育的趨勢,美國 Kuato Studios 公司計畫推出一系列遊戲,讓學生邊玩邊學程式語言。這種遊戲化教育藉由刺激、有趣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寓教於樂 。遊戲本身就是一套教材,全部破完之後即學會變數、函數、迴圈等基本 JavaScript 概念及語法,讓孩子玩遊戲、學 Coding一舉兩得。

我也有過類似經驗,透過玩遊戲來學寫程式。小時候為了讓遊戲更容易破關或是變的更有挑戰性,自己就會上網找遊戲編輯器來修改程式,起初只是調整數值,如攻擊力、防禦力等,後來就隨著摸索學會寫出自己創造的角色,這是為了讓遊戲變得更好玩、更有趣而產生如此研究動機,我樂於趣味學習,這能讓我產生成就感。
套用到不同的應用上,教育、學習還是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我相信這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等著去實現,這樣寓教於樂的模式要成功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遊戲一開始一定要讓人覺得很好玩、好上手,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好玩的元素包含圖形、操作、創意等。
  • 不能只著重於遊戲或教育為目的一方,必須同時進行為佳。否則跟一般電動玩具或是資訊系統一樣沒有分別。
  • 遊戲能讓人產生黏性,讓玩家每天都想玩一下。這就要看需求了,站在營運收益角度來看玩家的上線時間會跟收益成正比,當然目標也是希望隨著遊戲時間能達到教育或其他為目的,否則反而只是浪費玩家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