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資通訊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2012.12.7
時間:13:50 ~ 15:3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研一 鄭景仁
講者:中華電信國際分公司副總經理 簡志誠

三度有請中華電信,這次是在說明雲端運算服務的部分。


簡單說明一下雲端運算的服務型式:


1.SaaS 軟體即服務 

我們使用的雲端服務,來自於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應用軟體,最有名的就是Google,包括了電子郵件、地圖、文件...等。使用者可以廣泛利用各種裝置,透過瀏覽器或行動裝置上的App,即可使用其應用服務,而軟體本身所運作的平台或底層的基礎設施,使用者完全不需要管他。這對我們來說,可以大幅降低系統管理、軟體授權、硬體設備等的費用,雲端服務供應商則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軟體的使用、版本更新、安裝等問題。 

2.PaaS 平台即服務 

我們藉由雲端服務供應商所設置完成的開發平台,使用其所支援的程式語言和開發工具來進行軟體開發。其優點是平台所需的硬體基礎設施,完全不需要使用者維護,只需要調配控制所在的主機組態即可,而且開發平台的使用可以依照需求和時間來付費,同時可要求雲端服務供應商必須確保開發平台的可用性與穩定性,並且節省自行建置平台和開發工具的費用和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 

3.IaaS 基礎架構即服務 

對我們來說,若需要彈性的建置軟體開發或運算環境,基礎架構即服務會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雲端服務供應商只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像是網路、儲存空間、處理器等資源,其他的像是作業系統、套裝軟體、應用程式等,都可以完全交給我們自行掌控,所以它具有高度的可擴充性,但相對所需負擔的安全風險也會更高。 



既然談到雲端運算,一定要講一下它的部署模式,這也是大家最常聽到的雲端名詞,包括了以下四種型態:



1.Public 公有雲 

所謂的公有雲,顧名思義就是所提供的是針對大眾的公開服務,像是主機運算、資料庫、資料儲存等服務,這朵雲會是由某個組織所擁有,依照資源的使用量和時間來對使用者進行計價。 

2.Private 私有雲 

私有雲是相對於公有雲的一種佈建型態,主要是避免過度開放,以降低雲端服務提供給不同的使用者時可能造成的安全問題。因此,它只會針對單一組織來提供服務,並且由該組織或委任的第三方來管理。私有雲是許多組織從現有的IT環境,邁向雲端的第一步,藉由去調配既有的IT設備,或是導入新的虛擬化技術,將可用的資源集中成為虛擬的資源池,再針對組織的使用者來提供服務,可充分利用雲端的彈性,同時藉由單純化的管理方式來降低風險。 

3.Community 社群雲 

這朵雲是由許多個組織來一起共享,以支援特定的社群服務,例如目前由相關單位推動的醫療雲、教育雲等,以共同的訴求和具有相同使命的目的為號召,提供特定社群的雲端服務。這些雲端服務所需要的設備資源,可能會位於組織內部同一地點,或是委由外部單位來協助提供。 

4.Hybrid 混合雲 

雲與雲之間雖然是獨立存在,但是彼此卻可以相互連結應用,對於一個組織同時採取了兩種以上不同的雲端服務型態,稱之為混合雲。例如企業可運用公有雲的運算資源,但是運算結果的資料儲存和分析歸檔,卻由內部的私有雲來協助完成,這種混合的型態,可以大幅增加應用服務的可移動性,同時降低企業完全採用公有雲的安全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