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 for 3DTV

學號、姓名 : 資工研一 00366112鄭俊裕
日期 : 2011.10.28
時間 : 14:00 ~ 15:30
演講者 : 清華大學資工系副系主任 賴尚宏教授

目前的3D技術趨勢

一般能透過設備重現的3D影視效果,由於是透過模擬或重塑場景的技術呈現,通常不若真實的立體視覺,多數是利用光學錯視產生的立體視覺。以現有的3D視覺影像技術,其實際表現絕對無法達到100%的立體感,但目前的技術已經能讓原本平面化的影像,呈現角色彷如從螢幕躍出的效果,雖然目前的技術是刻意強化「立體」感,整體的觀賞情境仍顯得略微突兀,但至少已經展現能讓多數消費者驚艷的產品亮點,同時也能達成視聽設備原有的娛樂核心目的。

3D顯示技術的發展已有多年歷史,早期3D技術多數得搭配特殊眼鏡來實踐,但近年平面顯示器取代CRT TV後,面板廠與系統廠商嘗試開發不同的3D顯示器技術,像是飛利浦推出的Lenticular,以及Sharp推出的Parallax Barrier技術,皆可達到裸眼3D視覺效果。

現有的3D成像技術,一般是透過光學原理去產生主體物件的前景/背景的「深度」感,可行的作法相當多,也各有其物理限制,但可量產、商品化的技術目前仍以搭配立體眼鏡的形式為多,雖然目前已有「裸眼」3D技術推出,但實際上裸視3D商品會有立體化的效果限制,加上技術實現的成本較高,目前市面上的相關產品相當少。

Anaglyph技術

Anaglyph立體眼鏡技術為電影院常見的立體視覺成像的實踐方法,由於立體眼鏡的成本相對較低廉(利用紙框搭配有色濾光片,或採取塑膠眼鏡框架搭配有色濾光片),可大量產製可拋棄式的立體眼鏡,適合用於電影院這類公共場合的消費性應用。其技術的運作方式,是以左/右眼影像分別以藍(或綠)與紅色區隔表現,利用光學的物理特性,以光譜來分離畫面,使左眼與右眼實際可觀看的影視內容獨立化。


Shutter Glasses技術

另一種相對成熟的Shutter Glasses技術,一樣也是為了達到左右眼錯視的效果,利用電子光學技術針對左、右眼視覺進行影像內容區隔,搭配時間差方式分離視訊,形成所需的立體視覺效果,這也是目前3D TV最常見的技術實踐形式,但搭載此項技術的顯示器必須具備夠快的畫面更新率(Refresh rate),才能避免畫面切換的閃爍問題。


Polarization Glasses技術

Polarization Glasses為利用光學的物理特性,去營造左右眼錯視效果。Polarization Glasses使用互相正交處理的偏極光設計,搭配簡單的偏光鏡片設計的立體眼鏡來觀賞影視內容,此藉由偏光鏡產生的光學作用以分離左眼與右眼的3D影像。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3D TV技術日趨成熟 已成平面電視產品熱門賣點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5&Cat1=&id=234890#ixzz1iK4pEYD6



在這幾年3D的電影越來越多了 不只電影 甚至MV都有3D的
從當初的3D 到現在的裸視3D 甚至3D手機
但實際用了3D手機後 發現並沒有想像中感覺好用
在數位產品要加上3D效果的時候 應該想想適不適合 而不是只想追趕流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