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1.12.23
時間: 13:50 ~ 15:40 PM
地點 : S516
演講者: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所 吳曉光 教授
作者: 資工產碩一 吳俊德
目前世界各國均將下世代車載資通訊系統的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動列為國家計畫,目標在改善行車安全、強調省時節能環保,與提供便利舒適的多元化資訊應用服務。
IEEE 802.11p(又稱WAVE;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是一個由IEEE802.11標準擴充的通訊協定。這個通訊協定主要用在車用電子的無線通訊上。它設定上是從IEEE802.11來擴充延伸,來符合智慧型運輸系統的相關應用。應用的層面包括高速率的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5.9千兆赫(5.85-5.925千兆赫)波段的標準ITS路邊基礎設施之間的資料資料交換。
802.11p將被用在車載通訊(或稱專用短距離通訊,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系統。車載資通訊服務可透過此系統,逐漸從安全、保全應用,演進至資訊、分析等相關應用。若未來車載資通訊服務可再結合手持裝置,其延伸之附加價值更是無可限量。車載資通訊服務結合了Android手持裝置加上Google Map,對未來日常生活將帶來更大便利性。本系統可讓車廠迅速透過Google Map更明確的辨認所屬的車輛所在位置及資訊,藉由即時影像來了解車子的行車狀況,並透過車上診斷系統(OBD;On Board Diagnostics)訊號,如:車子速度、引擎溫度、引擎轉速..等,即時傳送訊息給車廠。當車子一有狀況,並可以透過Google talk與車廠請求協助,宛如讓車主有一位『汽車家庭醫生』。
吳曉光教授在演講中說明了他們利用IEEE 802.11p來開發VANET (Vehicle Ad-hoc NETwork)網路系統,VANET網路系統近年來成為各國矚目的研究議題。它的應用範疇,包括提供行車安全的服務以及便利生活的訊息。例如:當前方車輛發生事故時,能立即回報緊急訊息給後面車輛知道,避免連續事故的發生;或是開車族可以透過VANET 網路所提供之服務,獲取有關行車、道路服務之資訊。
由於VANET 網路應用很廣,有些訊息封包可能具有時效性,必須立刻送予後方車輛使其知道。目前關於道路上封包散播的方式,主要以同向車道上的車輛來幫忙散播為主。不過,使用此方式其效能是較低的,因為越後方之車輛必須等越久的時間才能收到此封包。若能利用對向車道與同向車道間所擁有之相對速度的優點,讓訊息封包早點到達較後方之車輛,相信對提升整體網路效能會有幫助。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要將VANET實際應用在行車上可能還有段距離要走,像車對車之間的Geographic Routing,必須要先找到目的端的位置,將這個位置記錄在Packet中,但這位置可能因時間點的不同而有所移動,導致訊息無法送到等或找不到目的端,這都需要更適當的方法去解決。
前些日子我與朋友一起拜訪了交通部運研所及參加一個消防署的防災雲端架構發表會,其中他們都提到希望透過為使用的頻段來做一些交通道路的服務及防、救災預防通告,目前是想利用RDS的方式[調頻副載波FM RDS, Radio Data System],利用目前各廣播電台未使用的副載波將其波長再放大後來作觀光、交通道路及防、救災的通報服務。這次吳曉光教授也提到目前國外也有使用(Cogni-tiveRadio,CR)的概念,為該系統可以在一些授權頻段未使用的情況下使用該頻段進行車載通信服務。我想日後車載通訊的無線網路通訊將是通訊產業的一大市場。
※目前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已在全市架設一個無線拓普傳輸網(802.11a/b/g),將每個路口、巷弄架設全景監視器並加設有車牌辨識及電子圍籬功能,透過無線拓普網路建構一個全天候即時監控及犯罪偵防追蹤系統。
資料來源:
1.長榮大學張晴翔教授[調頻副載波FM RDS, Radio Data System]
2.Cognitive Radio(感知無線電)
3.Chip123科技論壇's創造智慧生活 車載資通訊如虎添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