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 : 專題講座
日期 : 2011.11.04
時間 : 14:00 ~ 15:3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產碩(一) — 00366520
講者 : 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高級分析師盧志山 
近來我們陸續在便利商店收到了除了發票之外的另外一種東西,店員們遞給我們小小紙張,長的又像從ATM印出來的單據,在詢問之後才知道這種東西稱之為電子發票。
在本次演講主題當中,講者提出了雲端、電子發票、稅務問題、政策的推動等等的一些菱菱角角問題,在此我以下歸納幾個重點...
雲端:
雲端這個主題在這幾年來發燒了起來,在IT人員的眼裡來看實在不是個很新的技術,但在應用方面加上現在的網路技術發逹,頻寬的加大,讓過去的技術結合起來,就像隨手可觸的一朵雲,任何人都可透過網路抬頭看到這朵雲。
電子發票:
民國99年12月18日起政府陸續推動一連串電子發票相關政策,這是我們最近可以知道的消息,在講員的解說下我們更得知這一連串的政策是近十年來早就開使策劃,從網路的問題,設備流量的問題,到配套性,RFID,信用卡,認證的問題,讓我們了解到我們最近開開使知道的東西,在這背後是這麼一串的幸苦與挑戰。
稅務問題:
電子發票的推動與雲端技術所影響的層面不只是民眾購買所領取的票據問題那麼簡單,所謂有買方就會有賣方,在過去紙本作業時代已沿用二十~三十年,當中有很多稅務公平性的問題,票據在現代仍是主要的財務依據,進而也衍伸許多手法,手段來減免,逃避一些稅務的問題,在雲端技術的利用下,看似將所有的資料電子化後將會更公開透明的讓人們檢視,但我們每個人深深的可以預測的到沒有一種方法是十全十美的,有上有政策,總有一天一定有對策,在未來還會遇到什麼手段,我們身為學習IT技術人員將來必定要有一定的警醒與遠見來面對未來不可預期之事。
推廣問題:
政策的推廣在執行上必定會有一定的陣痛期,人們的習慣上,政治的因素上,利益的關係上,目前仍像個新生的小嬰兒一樣,需要強而有力的人們去扶持,成長,才能成熟,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如政策的改變但又不能放掉原有的流程下必定要同步進行,必然加重執行人員的負擔與混亂的發生。
該項作業的推廣必定使得一些產業得利,一些產業沒落,如機器設備的更改,印刷廠可能訂單越來越少,這些的平恆性與公平性都還有待考驗......
未來展望:
最後的結論與反思,電子發票對我們IT人員有什麼商機?有什麼發展?看本次的演講我們絕對是肯定的,對於理想來說,減少紙張的使用,更方便的生活看似對未來的下一代來說也是應該給于肯定,在政策來說更公開透明的資訊與投資上或許可以更加的公平,在這些誘因下與現在的環境下我們是該支持並正視這項政策,未來如果在隱私與公開中得到保障,偏遠地區與都市都共同發展與推動,失落的公司和員工如何扶持和轉形.........
說起來問題還很多,但很慶幸的近年來漸漸的看到有一些成效,我想在演講者的口中提到已經在這條路上的人們也多少感到欣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