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Parallel Vision with GPGPU/CUDA 以GPGPU/CUDA進行平行視覺


課程 :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1.10.07
時間 : 13:50 ~ 15:50
地點 : S516
作者 : 資工研一 張文銓
講者 :
輔仁大學電子系 王元凱教授

根據摩爾定律,每18個月電晶體的個數會變成兩倍,而頻率也會往上升,但是產生的廢熱量也隨之往上,當頻率到達4GHz時,達到一個瓶頸。這個瓶頸不是因為做不到電晶體個數加倍,而是因為散熱的問題。當產生的廢熱量超過散熱器所能散掉的熱量時(散熱器的大小有限),就導致了開發的瓶頸,因此開發方向就往多核心開始發展。

根據研究顯示,當一顆核心分成兩顆核心時,其產生的廢熱量會僅剩下四分之一,所以單核心變成多核心的確能有效解決散熱的問題。在多核心方面,顯示卡核心很久就進入多核心的開發,因此多核心技術方面也高出很多,以現在的技術差不多幾萬元的顯示卡,其核心就多達1000顆以上,其平行處理能力也十分強勁。前幾年CPU製造商AMD併購了顯示卡製造商ATI,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顯示卡的多核心技術,期望可以用來參考在CPU上。


而其中GPGPU,根據為基百科的解釋為,通用圖形處理器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簡稱GPGPU或GP²U),是一種利用處理圖形任務的圖形處理器來計算原本由中央處理器處理的通用計算任務。這些通用計算常常與圖形處理沒有任何關係。由於現代圖形處理器強大的並行處理能力和可程式流水線,令流處理器可以處理非圖形數據。特別在面對單指令流多指令流(SIMD),且數據處理的運算量遠大於數據調度和傳輸的需要時,通用圖形處理器在性能上大大超越了傳統的中央處理器應用程序。

圖為240核心(現在技術已經可以到千核以上)


多核心圖片


根據王教授所做的實驗,他們原本要用3個月進行運算的資料,現在只要1到2天即可完成,也就是比原本的速度快了將近74倍左右,由此可知平行處理的確是非常方便且強力的技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