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銘傳大學2011資訊科技與實務研討會 資訊工程組 資訊系統理論與應用論文發表

今天因訊息傳遞的失誤,只聽到的兩場半的論文發表:DVB-H行動電視接收機及播放器設計與實作、網站型電子書與閱讀器實作,及Moodle系統於銘傳大學校園之探索。

從這幾場的簡報中可以發現到除了第一場是外校投稿發表外(來不急參與),其餘皆是校內同學們的專題論文發表,或許是在自己學校的關係,這裡頭就少了點學術論文發表時的嚴肅感,發表者就顯得心情輕鬆不少,尤其是發表電子書論文篇,肢體語言與觀感上就顯得不夠拘謹了,在這上面就要引以為鑒。

談到網站型電子書,總覺得似乎與其論文與簡報上要表達的意境有所出入;隨著平板電腦的崛起(Apple iPad之賜,雖然不是主因),電子書越來越顯得其突出性,與便利性,只要小小一台,就有無限的知識可以融入其中;而本次發表者應該是要開發一套便利性更通融的系統來納入各家的既有電子書格式,但無奈其發表論述讓人誤為是一套通用的電子書格式轉換系統,這當中將會牽涉到的是著作版權的問題,還有系統開發並非如發表人所述及的完全不用成本,要知系統架設、維護、管理…等等皆需要投入人力、財力等始能作業,焉能不需成本呢?

再者,對於系統以網站型式擷取打包(壓縮)到自己的伺服系統,牽扯到如資料授權、網路安全與頻寬等等,但是對於過大的資料擷取不會引起被擷取方管理單位的注意與追查嗎?而且這一形式的資料擷取不似搜尋引擎般的對於關鍵字的查詢系主機與主機間的互動,而是整個相關資料的資料庫複製,在法律成面似乎有必要另行探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