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2010/10/8 書報討論心得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08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S414


作者:資工碩一 田文誠





這次專題主題是在說明Parallel Algorithms of Swarm Intelligence,有關平行處理技術和群聚智能為主題,再說明群聚智能之前教授先說明何謂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計算智能)以及其架構,在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又分出Fuzzy Logic(模糊邏輯)、Neural Networks(神經網路)、Evolutionary Computation(進化計算)..等,這次的主題是在Evolutionary Computation(進化計算)底下的群聚智能。

為何要探討群聚智能,因為在許多生物中,他們的行為、習性、傳遞訊息的方式,是有一些原因與意義的,他可以解決我們碰到的一些難題,Discovery節目曾經有提到,如果地球上的動物若沒有集體遷習,就會滅絕,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蟑螂可以活這麼久,都沒有被滅絕,因為它可以不斷的遷習,能很快的適應新環境,因此我們可以藉著研究出生物的特性、本能、傳遞訊息…等模式,進而研究出該生物的演算法來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難題。

目前有許多生物的演算法,例如 : 螞蟻、蟑螂、貓、細菌覓食、青蛙蛙跳、大象、蜜蜂、飛鳥…等的演算法,都是可以用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舉藝術的例子來說,螞蟻演算法是用來解決旅行商人的問題,細菌覓食演算法是用來解決商業、生產管理的問題,大象演算法用來解決傳遞訊息的問題,蜜蜂演算法用來解決配電系統電容器之最佳位置及容量、開放式工廠排程問題、正確分類的疾病診斷分類系統,飛鳥演算法用於解決函數優化、圖像壓縮和基因聚類問題。

其實生物的一些本能、習性、傳遞訊息等的方式,是有特殊意義的,就螞蟻演算法,螞蟻他的訊息,是一群只告知一群,個體進行編碼,會彼此分享路徑,以求得最好的路徑,溝通是很重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