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2010.10.15 書報討論演講心得

課程:45101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10月15日
時間:13:50~15:40
地點:S414
作者:資工碩一 李慧娟


這次受邀來演講的主講者是中央大學資管系教授陳彥良老師。
由李御璽老師邀請。演講內容也是屬於資料探勘領域。
題目是「Discovering RFM sequential patterns from customers' purchasing data」。

一開始先提到了關聯規則。
例如:牛奶和麵包會一起買。
似乎是探討,哪些Patterns會同時出現。

這個例子在之前上過的資料探勘課程裡,也曾提及。
所以聽到演講者也提到這個例子,讓我覺得真是巧合。
不過也是夠平凡的例子,才能更容易幫助理解也更印象深刻。


之後也提到了Sequential Patterns。
例如:買了印表機,之後會再來買碳粉匣。
在時間點的位置不同,但有前後關係的Patterns。


常使用例子穿插在演講中,即使只是示意概況,但是對於快速了解演講內容有很大幫助。
使用例子這點真的是報告的必須環節之一。


之後還提到了RFM分析。
RFM分別是,最近購買時間(Recency,R) 、購買次數(Frequency,F) 及購買金額(Monetary,M)。
RFM分析常常被用來作客戶價值、客戶分群。
客戶忠實度也是參考RFM。

主講者提到。
傳統的演算法是用GSP。
他們的演算法是用RFM。

但是其實我對GSP沒什麼印象,比較有印象的還是RFM。
他們的演算法在RFM上的著重比例好像不太一樣。
還有多考慮了一些情況。
但是後面一點的演講內容,聽起來就有點辛苦了。
所以還是不太瞭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