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99年10月1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S104
作者:顧家源
本次演講邀請到財政部財稅中心的盧志山先生,針對政府近來開始倡導的電子發票,以「推動電子發票策略」為主題進行演說。一開始我以為會是以介紹電子發票是甚麼樣的系統、電子發票比起傳統發票的優點在哪裡等方向為主要內容,不過如同盧先生一開始破題所講,這個演講的重點是放在『策略』上,基本的介紹雖然還是有,不過那些僅是基本所需的一小部分而已,關鍵在怎麼在政府內部、在企業間、在民眾間推廣這個新型系統的觀念與使用。
一開始讓我很意外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統一發票,竟然是台灣人發明的,而且僅僅用於以台灣和大陸為主的地區;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買賣東西有個正式的交易憑據,證明一筆交易買了哪些物品,付了多少錢,而國外竟然沒有如此的系統;追其原因,要追溯到統一發票一開始發明時的目的,並非是要讓消費者對獎,也不是消費者想退換貨時的憑據,而是拿來讓店家必須誠實報稅的依據;故在大多店家都誠實報稅的國家自然是不需要此系統。
首先,盧先生說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電子發票該有甚麼樣子?」,以我們資工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發票該有哪些資訊,只要這些資訊都包含進電子發票中,其他資訊能節省就節省;我們需要的是類似一份純文件文字的格式。然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卻不是這樣想,或許不只他們,許多民眾或者對資訊領域較不熟的年輕人可能也這樣想,他們認為電子發票就該是跟現有的統一發票長得一模一樣,只是一個是印在紙上,一個是存在電腦或一些電子設備中。在這個逐漸資訊化、電子化的社會,光是設備上的演進足夠嗎?顯然不足。
回到現實面的考量,政府要推動電子發票,如何要讓企業和民眾接受?對企業來說,電子發票系統等於政府可以監控你的交易情況,自然是不受歡迎;那麼,便從以別的方向來利誘或迫使企業接受這個演化,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讓客戶有這個需求。而對於民眾來說,統一發票原本就有的一些功能自然是不能少,像是對獎或退換貨等;然而好還要更好,不能提出更多利多吸引人使用這個新系統,那有什麼人想要額外花時間精神去研究這個新系統怎麼使用?
總括而言,從看好電子發票發展的角度來說,或許這個新系統的普及化可能會改變多數人的消費行為;硬體的配合、相關法規的制定等自然是重要的課題,不過更重要的是開發者的想法、推行者的想法及使用者的想法,畢竟使用者還是人,孤芳自賞的完美系統也是失敗的,終究是要回到「人性」的議題上。
提問:此系統的推行,包含一些行動商店均可使用電子發票,是否需要無線網路的全面普及?
回答:是的,北市預計明年將享有全面免費無線網路;然而硬體的需求只是最基本的條件,也不會構成難以克服的困難條件,更重要的是增加企業與民眾的觀念上的理解與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