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2010.10.01 書報討論心得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991001
時間:14:00~16:00
地點:S104
作者:資工研一 賴相勳

推動電子發票,電子發票這4個字常常聽看,看到,也有不少討論,但始終沒有深入的去瞭解。這次的書報討論就請到財政部財稅中心的盧志山先生來進行演講。開宗明義就先點出何謂電子發票,也就是不要發票。這是一個很新穎的觀念,發票對自己來說,除了是退換貨的證明外,也只剩下對獎的用途。聽到沒有發票4個字,就嚇了一跳,那要怎麼對獎?中獎的話要怎麼確認身份?會不會有人權隱私問題等等。

在一開始的介紹中,盧主任簡介的他歷年來的事蹟,這時就發現原來推動網路報稅的人就是他,自己的家裡就是用網路報稅,省時省力又方便,在這個講求現代化,電子化的社會,尤其政府又大力推動各種電子化的服務,造福不少民眾。但之後盧主任講出了很有意思的句子:網路報稅,就是不要報稅,意思並非不納稅,而是不必由民眾拿著一堆表格,到了報稅的季節,急忙去排隊報稅,而是直接將稅金由你的帳戶中扣除,理由很簡單,你有多少收入,其實很多資訊政府都拿得到,可以計算,這樣的情況下,何必花民眾的時間去排隊報稅,按下授權紐後,就會自動完成報稅的動作了。盧主任先帶出這個觀念,接著開始講述何謂電子發票

如同之前所說得,電子發票,就是不要發票。要達成這個目標,著眼在3個地方:B2C(公司對民眾),B2B(公司對公司),B2G(公司對政府),後兩個在推動上比較方便,而前者卻是困難重重,原因很簡單,就是利益問題。少了發票在手,怎麼對獎,這一直是疑問。所以這次就有一個比賽,希望集思廣益,想出更好得誘因來推動電子發票。目前已經有由他們內部自己構想出來的點子,在成本跟創意跟誘因上都相當不錯,也頗讓人期待可以出現在市面上。

最後展示了一款新的卡片,搭配上RFID的功能,有更大的儲存空間可以存放資料,也可以選擇是否紀錄個人資訊等相當多的功能,由於目前台灣不管設施還是民眾接受度都沒有達到可以大量生產的地步。因此價格還壓不下來!不過這張卡片卻是MIT的,可謂另類的台灣之光。真的蠻期待未來可以普及,電子發票的推動,效率提昇之外,更可以推動環保,減少樹木砍伐,可謂一舉二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