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2010.09.24 書報討論演講心得

課程:論文研討(一)
日期:99年9月24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S401
作者:資工研一 顧家源

  本次書報討論,共有四名分別是研二和產碩二的學長們上台報告,主題分別是:
[1] Secure masks for visual cryptography
[2] Incrementing visual cryptography using random grids
[3] Utilizing bloom filters for detecting flooding attacks against SIP based services
[4] Quantifying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Virtual Machine
其中[1]和[2]兩個主題是以視覺密碼學為主,藉由多張影像來達到隱藏資訊的功能。[3]的部分則是偵測洪泛攻擊,藉由hash的方式來快速分辨訊息的來源是否為相同。[4]則是比較三種Virtual Machine的各方面效能差異。
  由於後兩者是我比較生疏的領域,只能說大概懂其目標與大致的進行或測試方式,接下來的部分還是以前兩者為主。說到將資訊隱藏進圖片中,已經存在著相當多的方式,將一些文字或一張圖片隱藏進另一張圖片中,並使人難以察覺,像是浮水印就是一種眾所皆知的技術;然而以欺騙人眼的資訊隱藏方式,有時卻逃不過電腦的法眼,因此需要更多更新的方法來達到保密的目的。而兩位學長所講述的方法有的一個共通點,便是將資訊分割隱藏到數個不同的影像之中,甚至加入一些隨機雜訊讓人難以區分哪些才是真的;也因為這樣,當我們要將資訊還原時,必須將多個初步解出、看起來像雜訊的資訊,重疊再一起,才能顯示出真正所要的資訊。從這個地方可以延伸出一些有趣的討論,首先是當資訊被拆成很多份以後,即使漏掉其中的一部分,重新拼湊時也可能解讀出來,例如一段文字中有些字母稍微模糊了點,仍是可能辨別,或者靠其他已知的部分來推測;這點同時可以是優點,也可能是缺點,這代表解譯者不一定需要得到完整的隱藏資訊就可以還原成所要的資訊。
  另一個可以考慮的應用方法,則是加入重疊的角度和位置的參數,例如兩張初步解出的資訊影像,可能正著重合時可以得到一種資訊、其中一張轉90度之後再重合又能得到另一種資訊、水平或垂直翻轉之後又可以得到不同的資訊,而當某個角度重合時可以得到所要的資訊的像素,可能在另一個角度中就是擔任雜訊的角色。又或者是可以在某個特定的位置,例如影像四角中的一角做個記號,只有將記號的角當作特定的角,例如左上角,才可以組合出正確的資訊,其他資訊則是偽裝的假資訊。
  資訊隱藏這個領域,讓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也就在這,有時一個好的方法未必是有多複雜或是需要多專業的背景,有時只是一些創意或是日常生活中可見的一些小原理,加以改變就有可能成為一套不錯的加密技術。這次聽完學長們的報告,也多少激發了一些過去未曾想到過的想法,又能觀摩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的將自己的東西清楚的表達出來,實有不少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